席(ㄒㄧˊ)。(xiˊ)
【历史来源】
1、席师的后代。根据《万姓宗谱》的记载,尧为部落首领的时候,遇到一个自称为席氏的老翁,击壤(古代一种投掷的游戏)而歌。尧听了以后很佩服,于是拜他为师。席师就是席氏的始祖。
2、籍姓改过来。春秋的时候,晋国有大夫籍谈,因为他负责管理晋国的典籍,所以便以籍作为自己的姓氏。他的第十三代后人,是秦末项羽手下的大将,叫做籍镶,项羽名籍,籍镶为了避项羽的讳,于是将籍改为席,他的后人也跟着改成了席姓。后来项羽战败自杀,籍氏不用改姓避讳了,于是有一部份恢复了族姓,有一部份却沿袭了席姓,形成了席姓的一支。
【郡望】
安定郡:西汉的时候设置此郡。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地区以及宁夏西部地区。
【堂号】
嘉会堂 宋朝时候的尚书司封郎席汝言是一个很喜欢交朋友的人。他和文彦博、傅弼、司马旦、司马光兄弟、王安石、楚王叔等人分别形成了耆英会、令甲会、真率会。朋友很多。
【历史人物】
席豫
根据《旧唐书本传》席豫,字建侯,唐代襄阳人。进士出身。当时太子死难,安乐公主请立自己为皇太女。豫上书阐明该立皇太子的原因,以历史上的外戚祸难说服当朝,语意深切,为人所称赞。
太平公主久闻其名,上奏皇帝推荐他为谏官,豫认为这是对他的污辱,阐述后离去。席豫在任六年之间,选拔了不少寒士为国效力,被赞誉为知人善任,人们称他为席公。他先后四次出任江南、江东、淮南、河北按察使。当时南方各地,人死后不葬,暴尸野外,他对百姓进行指导,教育他们人死该入土为安,应当进行掩埋,当地风俗为之改变。
席豫为官清正,无私心、私欲,不为权势所动,性情谦厚,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认真负责。给子弟、下属写信不草书。有人说:“此小事,何必如此认真!”他说:“小事、细事不认真,大事、要事将如何啊?”
唐玄宗曾登朝元阁赋诗,大臣们都来附和,群臣所作的诗中,他认为席豫的诗最佳,给予诗人冠冕。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官至礼部尚书。
席豫病重时,遗令下属:死后三日下敛,敛毕即葬,不因丧葬之事,耽误公私二事;如丧费不足,可卖居住之宅,以终后世。得年六十九而卒,赠江陵大都督。
选自正见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