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金 (ㄐㄧㄣ)。( jīn)
【历史来源】
1、出自少昊金天氏。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所云:金姓是“少昊金天氏之后”。少昊是古代东夷族首领,东夷族以鸟为图腾,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相传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土生金,他以金德王,故号为金天氏。《帝王世纪》上说:少昊自穷桑登帝,后徙曲阜。穷桑在今山东曲阜市北。少昊的子孙中,有一支简化他的号“金天氏”而为姓氏,就是金氏。
2、源自姬姓。刘姓改姓金氏。唐末吴越国钱镠因“镠”与“刘”同音,改吴越国刘氏为金氏。
3、系出外族之改姓。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前秦录》:“汉休屠王太子日磾事武帝,帝以休屠作金人祭天,赐姓金氏。”后世子孙就以金为姓。
4、南北朝时羌族有金姓。《姓氏考略》:“苻秦时羌酋有金姓,见前秦录。”
【郡望】
1、彭城郡:西汉地节元年改楚国为彭城郡。东汉章和二年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南朝宋改为郡。
2、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三国辖区改为京兆郡。
【堂号】
1、丽泽堂:宋朝的时候金履祥最长濂洛之学,皇帝召他任国史馆编修,没到任就死了。他曾在丽泽书院讲学,所以称“丽泽堂”。 金姓又有以“彭城”、“京兆”,为其堂号名的。
【历史名人】
金圣叹
金圣叹(1608—1661),名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清代吴县人。金圣叹幼年时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
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日,刑场四周闪着刀光剑影,凄凉肃穆,显得阴森恐怖;刽子手手执鬼头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而金圣叹则披枷戴锁,巍然立于囚车之上。眼看行刑时刻将到,他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小名)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泪如泉涌。金圣叹虽心中难过,可他从容不迫,文思更加敏捷,为了安慰儿子,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子心中苦。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然而其儿子跪在地上伤心欲绝,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梨儿腹内酸。而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指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大师金圣叹文笔、言语幽默,连临终要事也还是幽默。大师身陷囹圄,将被斩首时,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以为大师会透露出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拿来笔墨伺候大师。没想到他却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火腿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竟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的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
金圣叹博览群籍,善诗文,而主要成就在文学批评,尤在小说戏曲评点上。他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合为六才子书,准备逐一评点,仅完成《水浒传》、《西厢记》,他的评点提高了小说、戏曲地位。
文章选自正见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