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聲編輯整理】
中國古代風流才子輩出,美女佳人如雲,可是你知道歷史上有哪些知名才女嗎?她們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令很多人都敬仰,這幾個紅顏,真正揭示了一句話——誰說女子不如男!但是每一個女子的命運都不是很好。
一、蔡文姬
蔡文姬本名蔡琰,“文姬”是其表字,陳留圉縣(今河南杞縣南)人。她學識廣博,能言善辯,擅長音律,其父蔡邕是東漢末年著名學者,擅長文學、數術、天文和音樂。蔡文姬的一生充滿了坎坷與痛苦。先嫁給了河東人衛仲道爲妻,但不久丈夫病故,蔡文姬只好回到孃家陳留(今河南杞縣南)。
不久董卓亂京,後來董卓死後蔡琰爲董卓部將所擄,並於東漢興平二年(195年)匈奴入侵中原,蔡文姬被匈奴人擄去。不過比起其他被擄去的百姓來說,蔡文姬還算是幸運的,或許是她出衆的相貌和她過人的學識,被匈奴人中僅次於單于的首領左賢王看中併成了他的夫人。儘管在異國他鄉成了家,還爲左賢王生了兩個孩子,但她始終無法忘記中原的父老鄉親。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因和蔡琰的父親蔡邕相熟,對蔡邕無嗣感到難過,相當同情蔡琰的遭遇,遣使以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安排其再嫁同鄉陳留董祀,“文姬歸漢”亦成爲中國有名的故事。
後來董祀爲屯田都尉,犯罪論死,蔡琰親自向曹操求情,時值嚴冬,曹操當時正大宴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向在場賓客介紹蔡文姬,史載蔡文姬進場時“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衆皆爲改容。”曹操最後同意特赦董祀的死罪。
二、李清照
李清照,北宋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人,爲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就是當時齊、魯一帶知名學者,官至禮部員外郎。李清照自幼聰慧,在父親的培養薰陶之下,工詩詞,能文章,善畫墨竹,字也寫得非常好。
建中元年,18歲的李清照嫁給了趙明誠。婚後,夫妻恩愛,伉儷情深,一起致力於金石書畫的蒐集和整理,共同見證了東京汴梁的繁華歲月。金兵入據中原,繁華頃刻破碎。李清照與趙明誠美好而寧靜的家庭生活也隨之破滅,開始了流寓南方的孤苦後半生。建炎三年,49歲的趙明誠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給46歲的李清照留下15車古籍文物和半部沒有完成的《金石錄》。之後李清照孤獨一身,顛沛流離於江浙皖贛一帶。

紹興元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紹興),在土民鍾氏之家,一夕書畫被盜。當年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飽受打擊。
李清照晚景頗爲淒涼,曾孤寡再嫁官右承務郎、監諸軍審計司官吏張汝舟,但不久隨即離婚,甚至因此鬧上公堂。後期的詞中,多寫閨中思夫及國破家亡之情,她的詞中充斥着深深的愁絲。
三、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三門峽陝州區)人,祖籍隴西上邽(今甘肅清水縣),唐代女官、詩人、皇妃。
據《新唐書》記載,婉兒將生時,其母鄭氏夢見一巨人,交予她一秤,並稱“持此稱量天下士。”上官婉兒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爲婢。儀鳳二年,武則天召見了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校。婉兒對答如流,文章須臾而成,武后甚是喜歡,免去奴婢身份,令其掌管宮中詔命。
上官婉兒在風雨飄搖的時代,成爲盛唐時期的“無冕女皇”。這些足以表現出了上官婉兒的智慧、靈氣、才華等等,也是因爲這些,上官婉兒穿梭於朝中重臣之間。有“巾幗宰相”之名。後來,因爲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上官婉兒與韋后同時被殺。

四、卓文君
卓文君,原名文後,西漢人。爲四川臨卭鉅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十六歲時嫁人,幾年後,丈夫過世,返回孃家寡居。
司馬相如到卓王孫家裏赴宴,得知卓文君新寡,便彈奏了一曲《鳳求凰》,傾吐愛慕之情。文君聽了相如的琴之後,當夜與相如連夜私奔逃到成都。
《西京雜記》記載:“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在成都時,夫婦二人一貧如洗,只好回臨卭開小酒店爲生,卓文君賣酒,司馬相如洗碗,生活清苦。
卓文君之父卓王孫得知後,在朋友勸諫下資助他們,才使得他們的生活有所改善,傳說後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生下一個女兒,司馬氏,喚名琴心。
但後來司馬相如被舉薦做官後,竟做出了棄妻納妾。但是當時卓文君以一首《怨郎傳》挽回了丈夫,終於是苦盡甘來。
責任編輯:楊述之
你可能還想看:
思念心上人卻只會說「我想你」? 原來還可以這樣表達 >> https://bit.ly/3oMtZvB
宋詞裏電影般的美:「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http://bit.ly/39Awo67
【創作心得分享】一語雙關寫櫻花之美:「半池瓊影,滿城笑靨,千里遙相會」>> https://bit.ly/35G6o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