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4月2日“世界关怀自闭症日”!卫生福利部草屯疗养院常接到许多焦虑的家长,带着孩子来评估。家长表示小孩都两岁半了,还不太会讲话,带到附近治疗所接受语言治疗数个月才开始说话,只是小孩虽然开口了,却常常跟家长鸡同鸭讲,自顾自的讲一些无法理解的外星语,也会自己突然模仿起卡通、广告里的对话、音调,讲一些高深的英文词汇,但平常互动时却“你”、“我”不分,也对家长给的指令搞不清楚。这样的孩子,有很大的可能是“自闭症”个案,也就是我们一般俗称的“来自星星的孩子”。

自闭症人际反应特别 家长应提早注意
《健康医疗》报道,卫生福利部草屯疗养院临床心理师蔡岳融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状况,因为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成效较好。蔡岳融表示,自闭症是一种综合性的神经心理疾病,主要是跟人互动的神经结构发生问题,人际反应会跟一般孩子不太一样,而“讲话”具有跟人互动的功能,自然易受到影响。
蔡岳融表示,有的自闭症孩子讲话音调高,有特定的咬字,讲话模式像机器人,也有的孩子,不懂语词内容,虽可学习声调,但不懂语言深层意涵,讲话像播广告一样。自闭症还有些特殊行为,像是性格异常坚持、在意很细微的事件、知觉感受很敏感等。有的自闭症患者情绪起伏大,小事情改变也会导致其哭闹不休。

六岁前介入 帮助效果好
蔡岳融临床心理师表示,自闭症在六岁前介入,治疗效果最好。自闭症孩子的早期疗育,包含多层面的治疗方式,如有助大小肢体动作的职能训练、认知学习、生活自理训练、行为训练、游戏、人际互动的心理治疗等。
针对个别孩子状况,可以选择适合的方式训练,也可同时接受多种疗育,但建议家长将治疗师所教,在家一起实施训练,方有助实质生活的学习。另外有些医院设有儿童日间病房,且有相关的团体治疗与个别心理治疗等,家长可以多加利用。
自闭症家长负担大 鼓励多询问机构等院所
草屯疗养院院长蓝祚鸿表示,自闭症孩子需要长期治疗,家长常需很大的心理强度及经济支出,专业人员的陪伴、其他家人的支持,是父母很重要的后盾。医院、学校和一些社福机构通常也会有自闭症相关资源提供,蓝祚鸿院长鼓励自闭症家长可以多加询问与利用。
责任编辑:李智
来源:希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