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權威統計表明,中國大陸糖尿病人確診人數已經超過1.1億,幾乎佔到了全球糖尿病總人數的1/4。關於糖尿病,很多人其實並不了解,甚至包括一些“資深”糖友,對於糖尿病的認知也並不全面,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更為全面的了解一下糖尿病,看看哪些因素導致里這種疾病的發生,以及如何預防它。

1、糖尿病是什麼?
當你的血糖過高時,糖尿病就會發生。血糖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它來源於你所吃的食物。而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腺產生的激素,它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細胞,讓糖進入細胞,並被用來為細胞提供能量。但有時你的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根本不能產生胰島素,再或者只是不能很好地利用胰島素,問題就發生了。
接下來出現的情況是,葡萄糖停留在你的血液中,並沒有到達你的細胞,導致葡萄糖在血液中積累,使你的血糖水平飆升。而血液中葡萄糖過多會導致一些相當嚴重的健康問題。
糖尿病有幾種類型:1型,2型,妊娠型。對於那些處於高血糖邊緣的,是前驅糖尿病。雖然它們各不相同,但都有相同的血糖潛在問題。1型和2型糖尿病是慢性疾病;前驅糖尿病是慢性糖尿病的前兆,妊娠型糖尿病往往在嬰兒出生後自行解決。
2、高血糖會帶來哪些癥狀?
那麼,如果你的身體不能正確地利用葡萄糖來產生能量,血糖“超標”,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呢?

首先來說,你可能會出現的身體表現是頻繁排尿,這表明你的腎臟正在試圖排出血液中多餘的糖分。
而緊接着,伴隨着頻繁的排尿你可能會感到非常的口渴,因為你的身體會因為排尿而脫水。同樣,體內缺乏液體也會導致口腔乾燥和皮膚髮癢。
另外,由於你的身體無法從你所吃的食物中獲得足夠的能量,你可能還會感到更餓或意外的體重下降。
隨着時間的推移,高血糖水平會影響到身體內的血液流動,並導致神經損傷,這使得皮膚上的傷口癒合困難。
最後,長期過高的血糖會影響到你的內臟器官,包括心臟、腎臟,還會影響到大腦和眼睛的健康,並帶來一些列的併發症。
3、如何確定你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癥狀因人而異,而血糖升高的程度,每個人也不盡相同。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說法,1型糖尿病的癥狀可以很快開始出現,有時只持續幾周。而2型糖尿病的癥狀通常發展較慢,要經過幾年,有些癥狀可能很輕微,不明顯。
事實上,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最開始的幾年內沒有任何癥狀,只有當他們出現與糖尿病相關的健康問題,如口渴、排尿或心臟問題時,才發現自己患有這種疾病。

令人擔憂的是,我國糖尿病的知曉率並不高,也就是很多糖尿病人在患病之後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患病,這就讓很多患者錯過了疾病初期最重要的控制階段。
確定糖尿病最科學的方式並不僅僅通過癥狀去猜測,而是進行抽血檢查,比如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檢查。
鑒於目前糖尿病發病的平均年齡在提前,所以35歲之後,就應該定期進行血糖檢查。
4、糖尿病的主要誘發因素是什麼?
1型糖尿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種族、任何體型、任何體型的人身上,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1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10%。當你的免疫系統攻擊並破壞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糖尿病。研究人員還不清楚1型糖尿病的確切病因,但他們認為基因和環境因素的結合,比如某些常見的兒童病毒,可能會引發這種疾病。
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一種糖尿病,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90%至95%的糖尿病患者都患有2型糖尿病。在此之前通常有一段被稱為糖尿病前期的階段,在此期間有更大的機會阻止疾病的發展。生活方式因素和基因都與2型糖尿病的發生有關。如果你有糖尿病家族史,那麼你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不運動、體重超標,也是增加2型糖尿病發生的風險因素。

而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特殊的疾病,通常發生在懷孕期間,由激素變化,以及遺傳和生活方式因素引起的。醫學研究發現,胎盤產生的激素會導致妊娠後期的胰島素抵抗——這在所有女性身上都會發生,但有些女性不能產生足夠多額外的胰島素來彌補,從而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當然,超重或肥胖的孕婦會增加這種情況的風險。
5、糖尿病的首要原因是什麼?
吃糖多是糖尿病的首要因素么?答案並不是。吃糖多會導致肥胖,肥胖會增加身體內炎症和胰腺的脂肪,這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生,但並不是核心的因素。而高血糖是糖尿病的癥狀,也不是病因。1型糖尿病的首要原因是你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而2型糖尿病的首要原因是你的身體無法對胰島素做出正常反應,這些原因是導致糖尿病發生的“病根”,但至今醫學界沒有辦法徹底治癒。
6、如何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導致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有些不在你的控制範圍內,但也有很多在你的控制範圍內。就最常見的2型糖尿病而言,有很多方法可以預防這種疾病。
增加運動。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現在被視為嚴重的健康風險。走路、跳舞、騎車,做一些你喜歡的事情,只是要確保你有所行動,都有利於降低糖尿病風險。

改變飲食。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飲食更有可能使你的血糖升高,所以少吃麵包、麵條、啤酒、米飯和饅頭等。而蔬菜、肉類不會增加你的血糖水平,你還可以多吃一些堅果,適當食用水果。
保持體重在正常範圍內。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肥胖是增加2型糖尿病發生的一個風險因素,你應該盡量控制你的體重,讓它在一個健康的範圍內。
7、什麼時候應該看醫生?
除了35歲之後定期檢查血糖以外,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忽然間出現了尿頻和極度口渴等癥狀,或者有癒合緩慢的傷口,不妨及時去檢查一下你的血糖。
如果你被診斷出處於糖尿病前期階段,那麼你還有可能完全逆轉這種疾病,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藥物干預。而如果確診了糖尿病,也不要着急,因為只要血糖控制得到,你一樣可以和沒有糖尿病的人那樣實現健康長壽。
責任編輯:李智
來源: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