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椹子為桑科落葉喬木桑樹的成熟果穗。中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夏季果實近成熟時採收,晒乾,生用或加蜜熬膏用。
【處方用名】
桑椹、桑椹子、黑桑椹。
【性味歸經】
甘,寒。歸心、肝、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味甘性寒,藥性平和,質地柔潤,為平補肝腎陰血之品,又能滋潤腸燥而通便。
1、滋陰補血:用於陰虧血虛之眩暈、目暗、耳鳴、失眠、鬚髮早白等證,可單用熬膏或研末為蜜丸服,亦可與何首烏、女貞子、旱蓮草等同用。用於津傷口渴或消渴,多與麥冬、生地、天花粉等同用。
2、潤腸通便:用於陰虧血虛的腸燥便秘,可配伍生首烏、黑芝麻、火麻仁同用。

【用量用法】
10~15克,煎服。或以單味15~30克。熬膏內服。
【使用注意】
脾虛便溏者,不宜服。
【參考資料】
《新修本草》:“單食,主消渴。”
《滇南本草》:“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
《隨息居飲食譜》:“滋肝腎,充血液,解酒毒,祛風濕……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
責任編輯:李智
來源: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