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期量血压是高血压防治的基本功,但你量对了吗?药师廖伟呈整理出血压解读技巧,帮助民众了解如何解读血压值,可以增加对身体状况的危机意识,并在身体出现问题时能迅速寻求医疗协助,及时进行检查并获得最佳的治疗。因此列出5大血压高低数值背后的重要讯息及健康意涵。

《自由时报》引用廖伟呈在脸书粉专「微笑药师Phar.Smile」发文指出,在血压机上看到的数值,正常较高的是收缩压(SYS);低的是舒张压(DIA),如120/80mmHg。人体的血压值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运动、情绪、姿势、身体状况、温度、饮食、药物等。若高于130/80mmHg,可能是「高血压」;若收缩压低于90mmHg,或比平均收缩压低于25mmHg以上,则属于「低血压」。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血液对动脉壁的压力,与动脉硬化/阻塞程度相关,正常值为90-120mmHg。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内的最低压力,受周边血管阻抗影响,正常值为50-80mmHg。
廖伟呈表示,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罹患中风、心脏病、肾脏病、周边血管病变及动脉瘤等风险较高。因此,控制血压的原则是透过生活、饮食、运动或药物处方等方式,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以有效减低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血压高低传达的5个讯息
1.收缩压偏高,舒张压正常:收缩压偏高且舒张压正常,表示大动脉的弹性降低,这主要是因为人体老化的结果,常见于长年者和更年期妇女。
2.收缩压正常,舒张压偏高:如果收缩压正常而舒张压偏高,脉压差很小,多半是由于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周围血管阻力增加所导致,这是高血压病的早期表现。但是单纯舒张期高血压还是不能忽视,因为随著病程延长,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可能转变为经典性高血压,甚至转变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3.收缩压高、舒张压高:高收缩压表示血管阻塞,高舒张压表示周边血管阻力上升,力加上血管弹性逐渐下降。年轻人高血压多以舒张压高为主,或是两个都偏高;而壮年族群高血压则通常二者都偏高。
4.收缩压高、舒张压低: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脉压差超过60mmHg以上,大多属于较严重的血管硬化。心脏舒张血液回流时,血管的回弹压力不足,以致于舒张压偏低。
5.收缩压低、舒张压低:一般成年人若多次测量血压,收缩压维持在90至100 mmHg以下,舒张压在50至60 mmHg以下,建议进一步健检以找出原因并加以治疗。

廖伟呈提醒,血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大血管弹性、心脏收缩(心衰竭)、血液本身(贫血)、血液的粘稠度(血脂偏高)、外部阻力(动脉狭窄)等因素。当血压变得不稳定、偏高或低时,这些因素就提醒要仔细注意并追踪。
责任编辑:李智
来源:希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