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卸下工作状态、拖着满身疲惫的身体走出公司大楼的你,什么事情能让你休息休息、喘口气呢?吃一顿大餐?看一场电影?刷一会手机?睡一个懒觉?打一宿游戏?
有很多行为表面上看似是在休息、放松,实质上却会消耗精力、损伤身体和败坏情绪,为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长久的伤害。
今天就来说说这5个常见的行为,以为在休息其实非常耗精力。
1、睡眠过度:越睡越困倦
我们都知道,充足的睡眠很重要,睡眠就好比给我们的身体充电,不仅能让我们恢复体力,同时还能让我们巩固记忆和修复心理。
于是很多人在辛苦工作一周后,都抱着工作日没睡够的想法,选择在周末狂补回来大睡一场。
但是,睡醒之后并没有感觉恢复活力,反而昏昏沉沉、头痛乏力。
人们在睡眠过度之后反而更疲劳,这是因为不健康的睡眠节律打乱了大脑中控制身体日常周期的生物钟造成的。
比方说,小明日常的生物钟是7点起床,7点半出门,8点吃早餐,8点半开始工作。到了周末,小明虽然在床上躺着,但是他的生物钟仍旧会在 7 点准时唤醒身体里的各个细胞,让大家做好准备起床活动了~
所以,周末补觉看似是在“睡懒觉”,其实是在“瞎空转”。原地空转的轮胎损伤更大,同样的道理,躺床“瞎转”的消耗自然不少。
2、刷刷手机:越刷越焦虑
现在人休息的时候,都习惯掏出手机刷一刷,尤其是短视频,内容大部分都简单直白不费脑,能给人带来持续的、高强度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同时引发大脑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让人刷着刷着就不自觉沉迷进去。
于是很多人,只要有一点碎片化的时间,都会拿起手机刷刷刷,周末在家即使不睡懒觉,也要躺着刷。
但事实上,这种对大脑持续的、高强度的刺激,会逐渐拉高我们大脑对信息刺激的耐受阈限值。原本能让你快乐一整天的“剂量”很快就不再起效,你只能加大“剂量”以维持这种体验,或者因为被迫“戒断”而痛苦难耐,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同时,因为随着手机性能的强大,网络让人们随时随地能从社交媒体上了解到他人的各种状态,看着别人不用上班到处吃喝玩乐、又或是谁又升职加薪、瘦身成功,一对比宅家刷手机的自己,这些消息都会不自觉让人焦虑。
3、过度休息:越休越疲惫
在感觉很累时,人们的第一想法就是“多休息”。
我们都知道休息能快速恢复体力、利于身体修复的,但是,长时间休息不动弹更容易疲惫。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劳逸结合的作息才能永葆活力,不要一味地埋头苦干,也不应该毫不节制地躺平摆烂。闲暇时间也要注意日常锻炼。
WHO推荐成年人的运动量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大强度有氧运动,也可以是这两种强度运动的等量组合。此外,还推荐成年人每周进行2次以上抗阻训练以增加肌肉力量。
4、打打游戏:越打越痛苦
对当代年轻人来说,工作一天累了,回到家就会习惯性的掏出手机,想玩两把游戏放松放松,但是半小时后就会发现,非但没有达到想要的放松效果,反而心态更爆炸了。
最常见的就是在团队推搭游戏里,有些玩家操作差,“送人头”后就有暴躁的队友激情开麦,进一步把其他玩家的心态搞崩,于是就出现了更多的错误操作以及谩骂。但为了挽回输掉的分数,玩家只能选择在恶劣心境下,强行增加游戏时间。
在糟糕队友、恶劣心情、胜负心拉满、力求证明自我实力的心态影响下,恐怕没谁还能记得一开始玩游戏的初衷:在休息中体验到乐趣。
除了竞技,许多游戏里还设置了“每日打卡、盲盒抽奖、收集成就”许多许多活动,对于游戏厂商来说是增加了用户粘度,但是对于玩家来说,不仅需要跟上班一样每天上线报到,还要付出金钱收集更多皮肤道具,在游戏里看起来更能更“炫酷”。
这么看来,如今很多游戏玩家时不时会慨叹“不知道是人玩游戏,还是游戏玩人!”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玩游戏真的可能是件比上班还要累的事情。
5、吃吃喝喝:越吃越抑郁
在吃货圈中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没有什么不开心是一顿大餐解决不了的,一顿不行,那就两顿。”美食是快乐的源泉,同时也是缓解压力最快速、有效的方式,特别是高糖高油的、容易让人发胖的东西,效果似乎更好。
但是2011年,一项以“抑郁症和脂肪是否存在关联?”为研究主题,以 12059 名未发现抑郁症状的西班牙大学生为受试者,时长为 6 年的纵向研究发现,受试者饮食中摄入的反式脂肪越多,他们抑郁的程度就越高,患上抑郁症的风险也越高。
由此可知,远离糖和油炸食品,不仅能让你健康,也能让你快乐。
责任编辑:李智
来源:希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