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說:“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
凡事先想自己,是人的本能;而能夠更多地為別人着想,擁有懂得推己及人的“利他”思維,則是一種大氣的格局,也是一種有遠見的智慧。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難免會牽涉到利益,要維持長久的關係,往往需要從利他開始。
日本著名實業家稻盛和夫曾總結過: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所有一切,歸根結底,要看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發揮出來。
讓利於人,看似是一時之虧,實則會擁有人生長遠之福。
有一個村莊,農民在採摘柿子時,總會習慣性地在樹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農民們說,這些柿子能供過往的行人解渴,也能為喜鵲做過冬的食物。
結果,過往的行人被柿子吸引,往往在村莊歇息、吃飯或是留宿,為村子帶來人氣和財氣。喜鵲到冬天也不飛走,在果樹上築巢過冬,整天忙着捕捉果樹上的蟲子,保證來年柿子大豐收。
為人處世,與人交往,只想着自己是必然失敗的,要懂得和諧關係的本質是平衡、利他。
把他人的優點、想法當回事,自然會看到對方的優秀,並從他們身上汲取有助於提升自己的正能量,讓自己不斷提高,共同進步。
正如《禮記·訪記》中的一句話:“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後己。”為人處世,不把自己的需要當成天經地義,不把別人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自然會走得更高、更遠。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生命是一種回聲,我們給予對方最好的,我們所收穫的也一定是最好的。
甘願“吃虧”的人,不會過於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看到的是更遠的未來,為那個更大的目標去努力、去付出。學會以舍為得,讓利於人,才能得到更大的收穫。
幸福沒有捷徑,只有用心經營,舒服的關係都是以心換心。始終保持着利他之心,輕利重義,方能勝友如雲,超然自逸。
責任編輯:李智
來源: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