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有不少民众都有手脚容易冰冷的困扰,通常以为是阳虚体质所致,但中医师邵禹豪表示,少部分四肢冰冷者检查腹部仍属温热,诊脉仍属有力,应称「阳郁体质」,即中央的资源基本足够,却没办法有效分配地方运用。原因主要与现代的生活习惯相关,如:贪食冰冷及冷气房内的工作环境等所致。
《自由时报》引用邵禹豪在脸书专页「中医师邵禹豪.阿豪医师」发文指出,临床上很容易见到病患有四肢冰冷的困扰,肌肤表层冰冷确实是阳虚体质常见的指标之一,又因为阳气不足也会影响水液代谢,常能在末端发现严重度不一的水肿。

因此,他遇到阳虚体质的病患时,一定会检查三阴交与太溪穴周边,诊察温度与排除肿胀。通常轻度的水肿,很少会高过三阴交穴,但少数严重水肿的患者,甚至连膝盖周边的穴位也会水肿,按下皮肤后回弹缓慢。此外,通常真的阳虚患者,也会发现足背冲阳穴与内踝太溪穴,2处的脉诊脉气异常地弱,表示脾胃与肾的阳气不足。
阳郁体质 诊脉仍属有力
但邵禹豪强调,少部分四肢冰冷的病患,上述现象皆未见,甚至检查腹部仍属温热,诊脉仍属有力,就不能说是阳虚体质,而是「阳郁」体质。阳郁和阳虚不同,本质上是分布的问题,而非阳气不足,中央的资源基本足够,却没有办法有效分配地方运用,简单来说就是气机升降出入无法发挥,造成身体的贫富差距太大。

以行气解郁来缓解症状
至于症状表现上,邵禹豪说,阳郁的病患也会出现四肢冰冷,又同时自觉体内有股热气难以散出,这种时候以行气解郁,让阳气正常化,症状便会缓解。而阳郁的原因,主要与现代的生活习惯相关,如:贪食冰冷,工作压力大及冷气房内的工作环境,都可能造成身体调节的能力下降,形成阳郁。
责任编辑:李智
来源:希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