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科技网》(scitechdaily)报导,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研究团队近日在《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发表重大发现,揭示沙门氏菌(Salmonella)利用肠道电流入侵人体的新机制,为细菌感染研究开辟新途径。这项突破性研究不仅挑战了传统认知,更为未来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崭新视角。
报导中指出,研究团队透过精密实验,首次在肠道中检测到一种独特的电流循环。这种电流从吸收性绒毛进入,再从滤泡相关上皮(FAE)流出,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令人惊讶的是,沙门氏菌似乎能够感应并利用这种电场,展现出一种称为「趋电性」(galvanotaxis)的行为。这种机制使得沙门氏菌能够精准地定位FAE,并将其作为入侵人体的首选入口。
研究还揭示了有害细菌和无害细菌对电场的不同反应。与沙门氏菌相比,无害的大肠杆菌(E. coli)对相同的电场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行为模式。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为何某些细菌更容易引发感染,也为理解肠道微生态平衡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超细菌学领域。研究主要作者赵敏(Min Zhao)教授指出,这一发现可能是解开炎症性肠道疾病(IBD)等复杂慢性疾病之谜的关键。赵教授形容这种机制代表了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的新「军备竞赛」,暗示了未来医学研究的新方向。
考虑到沙门氏菌每年在美国造成约135万人感染,导致420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这项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容忽视。了解细菌如何利用电流入侵人体,可能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和治疗策略开辟道路,特别是在对抗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上。
此外,这项发现也挑战了科学界长期以来认为细菌主要借由化学趋性(chemotaxis)移动的观点。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细菌如何在复杂的肠道环境中导航和生存,这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微生物世界的认知。
责任编辑:李智
来源:希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