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智能手機普及程度逐漸加深,不少上年紀之人由於孩子們不在身邊、自己跟老伴兒一天到晚也說不上太多的話,再加上外面疫情形勢比較嚴峻、氣溫也在不斷升高等原因,每天用在玩手機上的時間真是不少。手機可以讓我們不出門知天下事,上面的各類功能包羅萬象,但有一點比較麻煩,那就是連續用上三五個小時就得補充電量。
不少人覺得這就是一件小事,連接電源等充滿即可,實際上給手機充電還真是一門學問,如果在此過程中不能注意到以下6點,是很容易發生危險,或者給手機造成不同程度損害的。
第一,注意充電口的狀態
在進行充電前充電口必須要保持乾燥,如果其有一定的水分,我們還硬要給手機補充電量,很容易發生漏電的情況,再用手一摸就很容易被電到。當然若沒有及時發現這一情況,水流就可能順勢流到手機內部,進而造成電池短路、內部硬件被燒傷等後果。修手機事小,萬一發生了爆炸事故或者手機里的重要文件丟失,那就屬實有點兒得不償失了。
有時候我們會邊做飯邊用手機播放音樂或者看電視,此時充電口進水的概率就比較大了,大家可以事先將手機放遠一些,或者用手機殼上自帶的軟塞塞住充電口有備無患。在雨天使用手機,即使自己保護得再好充電口也有進水的概率,此時如果手機沒有充電保護提示,回家後大家很可能會犯錯誤。
如果自己覺得手機進了水也不要慌,我們第一時間應該選擇關機,如此可以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而後就應該用紙巾儘可能地吸干水分;最後可以將手機放在自然通風的環境當中,或者是盛滿大米的盆里。一定要有耐心,不要着急忙慌就拿電吹風或者溫度較高的機器吹烤,這樣做只能給手機帶來二次傷害,無形中修理的成本和難度就又上了一個台階,屬實有點兒得不償失。
第二,不要在極端環境中充電
極端環境顧名思義就是溫度太高或者太低,高溫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我們使用手機的時間太久,手機的功耗相對大一些;另一種就是氣溫比較高的戶外,手機處於這樣的狀態和環境當中,我們最好等其回歸到正常溫度時拿到相對涼爽的室內補充電量。否則非常容易引起爆炸,即使沒有炸手機電池的壽命和續航都會相應的縮短,自帶電池健康的手機,我們就能從中明顯的看出這一點。
蘋果手機用戶很容易發現一點,那就是在比較寒冷的冬季,自己在戶外掏出手機時,原本能正常運行的手機,就變得異常卡頓,有時候甚至會直接關機。如果此時給手機充電,可能三五個小時也充不上多少,越充越少也是極有可能的。即使充上了用不了多久就又恢復至原來的電量,非常的不耐用。這究其根本是因為鋰電池正常工作的溫度在15度-40度,低於這個數值太多,其電壓就會自動降低。
第三,盡量不要等電池耗光了再充
不少老年人還停留在手機電池需要隔三差五“深度放電”的觀念上,其實隨着科學技術的更新換代,鋰電池已經可以達到利用零星時間隨用隨充的狀態。一般情況下在電量降到20%以下之前,我們就應該連接充電器,手機上經常提示的“電量低於20%”可不是隨隨便便制定的標準。有業內人士指出,經常將電量保持在65%-75%之間是最健康的狀態,當然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想完全做到這一點的難度實在太大。智能手機的次優電量在45%-75%之間,範圍大了我們施行起來會更容易一些,只要多加註意一般人基本都能做到這一點。
第四,不要長時間保持滿電的狀態
這一點當然不是說我們應該經常玩手機加快電量的耗費,而是指在電池電量達到98%、99%時就拔掉,充滿對電池沒有特別嚴重的傷害,但日積月累電池的損耗還是會加劇的。充滿後最好能及時拔掉電源,雖然鋰電池有着各式各樣的充電保護,但長時間續充,說白了就跟人熬夜一樣。
充電一整夜的做法更不可取,因為在此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反覆充電的情況,手機接二連三的處於恆壓電狀態,一定程度上仍會降低電池使用壽命,由此引發電路問題也是有可能的。
第五,不要使用劣質的數據線
我們最好本着“原湯化原食”的原則,使用購入手機時官方配備的充電線,畢竟手機是他們生產出來的,其自然最知道如何能更好的保護電池。如果充電線出故障,在售後保障期內我們可以試着去經銷處詢問一下,是否有免費更換的服務,如今很多廠家的工作越來越人性化,有這項售後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不能更換大家最好是去官網購買,一些通過國家相關認證的其他品牌也值得信賴,但一般消費者很難從一眾數據線中,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條。
第六,不要先連接手機
說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得提到一個物理學上的概念那就是電涌,其是超出正常工作電壓的瞬間電壓,若電涌產生的電壓超過設備的承受能力,設備因此命喪黃泉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當多個小電湧出現累積效應時,半導體器件的性能就會大大衰退。一般情況下當我們先連接手機充電口再連接插排時,就很容易產生或大或小的電涌,除非你使用的是抗電涌插排,否則最好還是不要這樣做。
責任編輯:李智
來源: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