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间野外有时会生长一些野菜,看似不起眼,却能做成美味料理。台湾农委会在脸书粉专「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发文分享,野菜的专有名词叫做「原生蔬菜」,指的是在特定地区自然形成或从其他地区引入经过驯化的实用食物,特性包括非人为筛选改良、可粗放栽培、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春季常见原生蔬菜有以下8种:

1.番杏
《自由时报》报道,生长在台湾周边海滩上的野生蔬菜,具特殊之耐盐碱、干热高温环境及耐湿等。生长期长,在台湾地区夏秋高温多台风季节,缺乏夏季蔬菜时,生长旺盛,可视为最佳救荒野菜种类之一。番杏能给予适当栽培管理及烹调料理,可作为山海产店的风味料理好食材,也可替代部份绿色蔬菜。
2.香椿
喜温暖及全日照气候、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春天萌发嫩叶时开始连续采收至10月份,采收20公分的嫩梢。具有浓厚香气,一般鲜品多切碎加入凉拌豆腐,或油炒调味成香椿酱后再用于料理,另可烘干成茶叶,热水充泡后即成香椿茶。
3.刺葱
为芸香科花椒属多年生乔木,又称食茱萸,老树干有短硬瘤刺,幼枝及叶片具尖刺,嫩心叶可食用,具有特殊香气,是原住民常用香料植物之一,可增添香味替代佐料。

4.山苏
光需求为日照或70~80%的遮阴,对于高湿及遮阴环境皆具耐受性。3~4年生植株定植后约6个月采收,剪取嫩梢约12~15公分。早年多在山产店才吃得到,现在是市面上及餐厅常见原生蔬菜之一。
5.过沟菜蕨
俗称「过猫」,耐湿、耐热且耐阴性皆强,但对于低温较为敏感。田区环境需保持湿润,定植后大约3个月可采收,母株保留2~3片本叶,剪取嫩茎约15~20公分。
6.洛葵
为洛葵科之多年生草本作物,别名天葵、胭脂菜、皇宫菜,可分为红梗、绿梗2种。

7.叶用黄麻
为田麻科1年生草本作物,别名麻婴,喜全日照及高温气候,适合砂土或壤土,耐热、耐大雨、耐淹、耐短暂干旱、不耐寒。通常采用种子繁殖,播种后30~40天第1次采收,第1次采收自顶芽摘心,可促进侧芽萌发,增加产量,每周采20~30公分长的嫩梢,可连续采收2~5个月。叶用黄麻叶片具黏液及轻微苦味,适合加入姜丝、小干、地瓜或南瓜一起煮汤。
8.糯米团
生长在台湾山边及溪边的野生蔬菜,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具特殊之耐水、耐湿、耐干热高温环境等。生长期长,在台湾地区夏秋高温多台风季节,缺乏夏季蔬菜时,生长旺盛,可视为最佳救荒野菜种类之一。能给予适当栽培管理及烹调料理,可以作为山海产店的风味料理好食材,更可替代部份绿色蔬菜。
责任编辑:李智
来源:希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