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免疫力嗎?它可是人體對抗疾病時的“戰鬥力”。作為人體抵禦病毒的第一道防線,免疫系統有70%的工作需要在腸道中完成。一些你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不僅傷害腸胃健康,還可能對免疫力造成損害
8大飲食壞習慣,“吃掉”你的免疫力
1、不吃早餐:
長期不吃早餐會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及過早衰老等問題。
推薦兩款早餐搭配:
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兩片全麥麵包,一個西紅柿;
一杯豆漿、一個燒餅夾牛肉生菜。
如果在此基礎上再加上一小把堅果,比如核桃、松子等,就更完美了。
2、飢一頓飽一頓:
人體腸道免疫功能具有晝夜節律,如果進食時間無法預測,腸道免疫系統會無所適從,該活躍時不活躍,該休息時過度緊張,易造成腸道慢性炎症,免疫力也會跟着降低。
建議:
早餐時間安排在6點半~8點半,午餐時間安排在11點~13點半,晚餐時間最好別超過19點比較合適。
3、蛋白質吃太少:
蛋白質是免疫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攝入不足,免疫細胞無法及時修復和增殖,就會導致免疫力低下。
建議: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人每天的蛋白質攝入量應該為:男性65克、女性55克。如果是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減重人群、手術後患者等可適當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如:瘦肉、雞蛋、牛奶、大豆製品。
4、主食吃太少: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是機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並具有保護蛋白質的作用。主食吃太少,大量蛋白質會像柴火一樣被燃燒掉來供能,時間長了會帶來脫髮、皮膚狀態變差、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建議:
成人每天應攝入穀類200克~300克(其中全穀物50克~150克),薯類50克~100克。可用山藥、芋頭、紅薯等薯類代替部分主食,其富含具有免疫活性的黏蛋白,對提高免疫力有一定幫助。
5、水喝太少:
攝入充足的水分有助排出代謝廢物,而機體缺水時會導致免疫力低下。
建議:
在溫和氣候條件下,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每天飲水總量應在1500毫升~1700毫升,建議少量多飲,每次喝200毫升左右的水,首選白開水。
注意:
患有青光眼、心臟疾病以及腎功能異常等人群,如何飲水需要遵醫囑。
6、鹽吃太多:
吃鹽過多除了不利於控制血壓,還會擾亂腸道菌群,使中性粒細胞(一類免疫細胞)殺死細菌的能力明顯降低,並減少中性粒細胞的產生量,從而降低全身免疫功能。
建議:
成人每日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5克,高血壓患者應控制在2克~3克。
7、糖吃太多:
過量攝入添加糖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紊亂,降低抗感染能力。
建議:
成人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應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8、酒喝太多:
過量飲酒會損傷肝臟,消耗大量的B族維生素,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建議:
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最好不要喝酒。
除上述飲食因素以外,要想保持好的免疫力,還需要保持規律的睡眠、合理的運動以及良好的心情,都可以幫助我們的免疫力維持在正常水平。
出現這5種表現,該重視免疫力問題
1、傷口恢復慢,易發炎:
不小心被劃傷後,普通人體內的免疫力會迅速反應,促進凝血,白細胞聚集對抗人體外的病菌,避免出現炎症。但是免疫力比較差的人,就可能出現傷口癒合比較慢,兩三天還是沒有結痂,並且還出現了發炎、潰爛等表現。
2、容易莫名地出虛汗:
和他人相比,不管是什麼天氣都容易出虛汗的人,或許免疫力也比較差。而且這類人還可能在睡覺時很容易出虛汗,總是睡覺不踏實。
3、容易腹瀉,腸胃不適:
人體腸胃黏膜也是免疫系統的一道防線。免疫力比較差的時候很可能讓病菌有機會進入人體。例如,同樣是出去吃飯,飯菜可能確實不太衛生,有人吃完沒事,但是有人上吐下瀉。
4、頻繁生病,反覆不斷:
隔三差五就感冒、發燒、咽喉不適,並且在生病後可能斷斷續續很久都沒有康復,也能說明自身免疫力可能比較差。
5、無精打采,總覺得累:
當人體免疫系統不夠健全時,也可能會帶來慢性疲勞的問題。人們很容易覺得渾身無力、疲憊,稍微活動活動就沒有力氣了,這也是免疫力比較弱的一個表現。
免疫力過強,同樣也會引起疾病
免疫力,相當於人體對抗疾病時的“戰鬥力”。如果免疫力過低,對於疾病的抵抗能力變差,細菌和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體,對應的疾病就容易出現:比如感冒、風寒、流感、傳染病等等。
但是,免疫力過強,同樣也會引起疾病。
免疫系統發揮作用,是依靠身體的免疫反應,免疫力太強,免疫反應也會更強烈,對於細胞的損傷也會更大,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病,以及常見的過敏等,其實都和免疫力過強有着一定的關聯。
所以,身體免疫力太強,不一定會帶來健康,反而容易引發疾病,只有人體的免疫力處於穩定、正常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保護健康。
護好免疫力,男女有側重
個人免疫力的強弱由多種因素決定,根據男女免疫力差異的特點,除了飲食、睡眠、運動等因素外,建議從以下幾方面有針對性地彌補不足。
女性:關注特殊時期,不亂補雌激素
雖然雌激素有助維持青春,增添“女人味”,但不建議個人隨意補充。
男性:戒掉不良習慣,增強健康意識
男性免疫力在某些方面先天較弱,應從日常行為改善做起,戒掉吸煙、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適當增加運動。對各種傳染性疾病注意防範,絕對不能抱着“身體好,扛一扛就過去”的錯誤觀念。
責任編輯:李智
來源: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