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zvoice.org/wp-content/uploads/2023/08/image-93.png)
其實,除了環境和飲食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癌症的誘因之一,比如洗碗。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洗碗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人在洗碗時都有一些壞習慣,可能會導致癌症。以下洗碗時的壞習慣,一定要改正!
![洗碗(Pixabay)](https://img.soundofhope.org/2022-06/19-1654701343498.jpg)
1.洗碗工具不勤換
研究發現,洗碗布上至少有300多種病菌,數量達到5000億個,其中超過半數是致病菌,包括致癌的幽門螺旋桿菌和黃曲霉菌。
很多人用洗碗布或鋼絲球來洗碗筷,但是如果不經常清洗或更換,這些工具上就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和黴菌。這些微生物可能會導致腸道感染、口腔潰瘍、甚至口腔癌等疾病。
為了身體健康,建議每次用完洗碗布後都要清洗乾淨,並晾曬在通風處,不要“一布多用”,也要定期更換,最好每隔1-2個月換一次。
2.碗筷不晾乾就收
很多人洗完碗筷後就直接收進柜子里,沒有等它們晾乾。這樣做雖然看起來勤快,但是由於很多筷子是木質的,如果不晾乾就容易發霉。
![碗筷不晾乾就收(pixabay)](https://img.soundofhope.org/2023-08/kitchen-4826379_640-1690986384514.jpg)
一旦筷子發霉就會產生黃曲霉素,這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如果誤食就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因此,為了避免身體出現隱患,建議大家在洗完碗筷後一定要讓它們晾乾。
3.碗底沒有清潔
很多人洗碗時只注意清潔內部,忽略了碗底的污垢和油漬。碗底是最容易接觸外界細菌的部分,如果沒有清潔乾淨,就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4.洗碗槽不清理
洗碗槽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因為裡面會殘留很多食物殘渣和油脂。如果不及時清理,就會產生異味和細菌。這些細菌可能會引起胃腸道炎症、食物中毒、甚至胃癌等疾病。
5.濫用洗潔精
洗潔精是很多家庭中洗碗筷必備的物品之一,特別是在洗油膩的碗筷時,很多人都會添加一些洗潔精來清潔。雖然洗潔精可以去除油漬,但是大家也應該要合理使用,千萬不要濫用。
6.不及時洗碗筷
在現代社會,很多人因為工作的原因吃完飯後都會將碗筷放入洗碗池中等下班回家再洗。雖然這是很多年輕人的通病,但是這種習慣其實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
![濫用洗潔精(公有領域)](https://img.soundofhope.org/2023-08/1690986767744.png)
如果碗筷不及時清洗,經過長時間的放置之後就會產生大量的細菌和微生物,還有可能會產生黃曲霉素這種致癌物質。
一旦這種細菌和微生物進入人體就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增加患癌的風險。因此,為了降低患癌的幾率,建議大家在吃完飯之後一定要及時清洗碗筷,避免細菌滋生。
責任編輯:李智
來源: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