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28日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只需看一眼,人類的大腦就能分辨出書面語言的基本結構——這使我們能夠快速消化智能手機提供給我們的大量信息。
通過觀測36名志願者的大腦活動,科學家發現,人們可以在短短125毫秒內識別基本的句子結構,這大約是眨眼的速度。
這意味着人們處理文字的速度跟理解視覺場景——該技能使我們能夠持續觀察和探索周圍世界——的速度一樣快。
這項新發現10月23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研究人員說,它有助於揭示大腦如何編碼語言的關鍵線索。
美國紐約大學語言學和心理學教授莉娜·皮爾卡寧告訴趣味科學網站記者,研究大腦如何處理書面信息使科學家能夠更多地了解語言的屬性——尤其是那些與說話無關的屬性。
皮爾卡寧說,從神經生物學角度研究語言常常因為說話而變得困難,因為說話“迫使我們將語言轉化為一系列”大腦活動,以便把詞彙說出來。
這就將我們對語言屬性的理解局限於說話所需的逐字表達時的屬性。
為避開這個問題,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名為腦磁圖的非侵入性技術,該技術利用磁場來跟蹤大腦中的電活動。
志願者們在接受掃描時會看到一個包含三個單詞的句子結構,這個句子結構在屏幕上閃現300毫秒。然後是第二組單詞,內容要麼保持不變,要麼改變一個單詞。參與者的任務是評估第二句話是否與第一句話相同。
掃描結果顯示,大腦的左側顳葉皮層(對理解語言至關重要的大腦最外層的一部分)對三個單詞的句子比對非結構化排列的單詞反應更活躍,而這種活動僅在125毫秒內就已完成。
參與者在包含主語、動詞和賓語的句子中表現最好,與“心臟、肺臟、肝臟”等名詞排列相比,“護士清理傷口”等短語引起的大腦活動最快。
大腦也會很快發現不合情理的句子,如“傷口清理護士”。研究人員說,這表明我們的大腦不僅識別出了單詞,還立刻運用我們之前對世界的了解來更好地解析句子的含義。
皮爾卡寧說:“所以,就像你能在停車場很快識別出自己的車一樣,某些語言結構也能被快速識別,然後在大腦中迅速產生句法效應。”
皮爾卡寧還說:“這很有趣,因為(句子)結構知識是抽象的,但不知何故,你仍然能夠在刺激之下掌握它。”
研究人員計劃通過進一步考察大腦可以快速檢測到的句子結構類型,以及這些句子結構是否與人們小時候最早學習的句子類型相符,來推進他們的研究。
他們還計劃研究人類在處理圖像等其他視覺刺激時使用的大腦機制是否與理解文本時使用的大腦機制相同。
責任編輯:李智
來源: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