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健康的焦虑反映在保健食品的购买欲上,对此,浈媄诊所院长王姿允表示,摄取多种保健食品的有时甚至会造成危害,以矿物质来说,许多人都缺乏锌跟钙,但补充过多反而会有危害健康,有研究发现过多的钙质摄取(>1000mg/天)会增加癌症死亡率。
《自由时报》报道,王姿允在脸书粉专「王姿允医师。我的无龄秘笈。」发文分享,由于上述患者体重破百,体脂率超过50%,需要减脂40kg以上,于是请她把保健食品「全部停掉」,实证预防癌症跟心血管疾病的方式,是把体重体脂率跟内脏脂肪减下来。
王姿允指出,目前研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使用膳食补充剂对特定原因死亡、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癌症发病率能有一级预防的效果。除了某些「特定族群」会常规建议补充「特定营养素」外(掉发补充锌铁、缺铁性贫血补充铁之类的),一般无症状的人摄取营养补充品对于非营养缺乏的病症,没有任何益处。
过多维生素保健品 反有害健康
王姿允表示,以维生素来说,丹麦(Lancet,2004)一份分析14篇大规前瞻性研究,参与者170525人,研究抗氧化维他命(维他命A、C、E、胡萝卜素、或硒)对预防肠胃道癌症的效果,结果发现服用过量维他命A、E及胡萝卜素,在抗氧化时,可能因脂溶性维生素长久累积过量,反而有害身体健康,提高致癌及整体死亡率。
王姿允说,另一篇来自加拿大(JAMA,2005)一项长达7年针对9541名55岁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给予维生素E的研究,发现维他命E不但不能预防心脏病或癌症,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中高龄患者反而会增加心脏衰竭疾病的发病及住院的机率。研究者推测可能是高剂量维他命E干扰人体原有的天然抗氧化剂功能。

辅成分加总 容易摄取过量
王姿允指出,虽然保健食品都有合乎剂量规范,但问题在常常每个保健食品除了主成分外,还有加很多微量矿物质跟维生素当辅成分,每个瓶罐的同一成分,累积起来往往就过量(例如锌的上限是30mg,5罐保养品都加入5-10mg的锌很容易过量)。
王姿允表示,另一个问题是保健食品很多都有加入不同的中药成分,例如「参」类(西洋参、高丽参等、穿心莲等,很多都是肝肾代谢外,若累积的量超过也会对人体有伤害,比起中医师开立的中药有明确的适应症,保健食品的中药乱吃其实相当危险。

赋形剂过量恐有风险
王姿允指出,保健食品吃太多会有赋形剂吃过量的风险,每个胶囊或锭剂里面除了营养素的主成分外,要能制成一定会加入为数不少的赋形剂,而这些人工合成的赋形剂累积在人体会有什么伤害,又是个未知数。所以多重保健食品应该要像处理「多重药物」(超过5种以上药物)一样,必须要「简化跟停掉不必要的摄取」。
王姿允提醒,保健食品「并无疾病初级预防」的作用,若有民众对于保健食品的使用有「次级预防」(例如肥胖是疾病,过重到肥胖是需要早期诊断并治疗的慢性病临床前期,属于次级预防范围)的需求,麻烦一定要跟临床医师讨论适应症,也能避免搭配中西药使用,出现的交互作用而增加身体危害。
责任编辑:李智
来源:希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