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在生活中多少会遇到烦恼,如何减缓压力、解决问题,就成了许多人要面对的课题。科博特诊所院长刘博仁表示,正念修炼时,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环境静坐闭眼,在有意识的情形之下「感受当下,并以不批判的态度去接纳当下的感受」。且研究指出,正念减压8周后,对于记忆力、学习力、情感调控、自我观照处理的影响是正面的。
《自由时报》引用刘博仁在脸书粉专「刘博仁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发文提到,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年来相当热门的话题,而正念与正面思考有些不同。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暨麻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荣誉医学博士乔・卡巴金(音译:Jon Kabat-Zinn)首度结合传统冥想静修与当代科学研究,创设了正念减压法,从那之后,正念在西方逐渐成为一套心智训练与课程体系,目前台湾也有相关组织以及学会在推广。

刘博仁指出,正念修炼时,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环境,静坐闭眼,希望当事人能在有意识的情形之下,「觉知」当下的身心与环境,以「不批判」的态度去「开放地接纳」当下的感受。举例来说,在疼痛门诊时,医师或是治疗师会引导患者以正念减压方法去体会慢性疼痛的感受,接纳它,并且了解它、和解它,患者最终会发展出一种降低甚至忽略疼痛的回馈感知,以降低疼痛强度。
正念减压8周 增加海马回灰质密度
至于正念是否会改变大脑,答案是「会的」。2011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者布里塔・K・霍尔泽尔(音译:Britta K Hölzel)在《精神医学资源期刊》(Psychiatry Res)发表了一项重要发现,研究团队找来了16位参与者,以正念减压法进行8周疗程,以脑部磁振造影来观察其大脑与控制组的变化。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正念减压8周后,左侧大脑海马回的灰质(皮质)密度增加,而且后扣带回皮层、颞顶叶交界处和小脑的灰质也增加,证实正念治疗对于记忆力、学习力、情感调控、自我观照处理(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和换位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相关大脑区域的神经影像发现是正面的。
责任编辑:李智
来源:希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