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們看着看手機、平板上的圖案,笑得好開心,但美國研究指出,嬰兒時期使用螢幕時間的長度,會影響孩子9歲以後的執行能力的發展,如注意力、社交、情緒控管、學業表現等。該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兒科雜誌》(JAMA Pediatrics)
自由時報據《CNN》報導,研究人員發現,嬰兒期使用螢幕時間增加,與孩子9歲後執行功能較差有關。這個為期10年的研究調查了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女性懷孕前3個月的狀況,樣本由437名接受腦電圖掃描的兒童組成,分別觀察這些兒童1歲、18個月和9歲大腦認知功能的神經通路。
根據父母回報每個孩子的螢幕使用時間,研究人員發現,嬰兒期的螢幕使用時間與9歲時的注意力和執行功能之間存在關聯。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指出,執行功能是「使我們能夠計劃、集中注意力、記住指令並成功處理多項任務」的心理過程。
執行功能影響孩童未來發展
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助理教授嘉皮尼(音譯,Erika Chiappini)指出,根據這項研究,這些執行功能對於更高層次的認知很重要,例如情緒調節、學習、學業成就和心理健康。它們影響著孩童未來在社交、專業以及自我照顧方面的成功與否。雖然這些認知過程從嬰兒期自然發展到成年,但它們也會受到發展過程的經歷影響。
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副教授哈里森(音譯,Joyce Harrison)表示,該研究結果支持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不鼓勵18個月前的孩童使用螢幕(但視訊聊天除外)。
人際關係無法被螢幕取代
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使用螢幕是否會導致執行功能受損,或者兒童環境中是否有其他因素導致執行功能弱化,但哈里森指出,人與人的互動、教學是螢幕難以取代的。嘉皮尼也表示,嬰兒很難理解螢幕上的訊息,並且難以區分幻想和現實,嬰兒和兒童都是社交學習者,他們必須透過與他人的來回互動中學習,這些都是在螢幕上難以實現的。
雖然父母有時在工作、做家事時,希望藉由讓孩子使用手機、平板,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但哈里森呼籲,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最好還是避免接觸螢幕;反而該試著讓孩子參與家務事,如在做家事時將嬰兒置於安全的位置,並在視線範圍內進行眼神交流,這樣做對孩子的人際互動、未來執行功能發展會更有幫助。
責任編輯:李智
來源: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