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伯一向規範服用降壓藥,血壓也控制得挺好,近日去門診隨訪,發現血壓比平時高了不少。
仔細一問,原來他兒子過年前買了鹿茸孝敬。王伯伯想着“冬天補一補,來年打老虎”,就每天3g煮水認認真真吃起來,結果不到1周血壓倒補上去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說一說鹿茸
鹿茸價格昂貴,來源於梅花鹿或馬鹿未骨化的幼角,自古以來就被作為補養珍品,《曾文正公家書》中就有曾國藩多次為親人購買鹿茸並囑咐服用方法的記載,“叔父大人之病,不知近狀如何……送鹿茸一架……此物補精血遠勝他葯,或者有濟”“余去歲臘尾買鹿茸一架,銀百九十兩,嫌其太貴……與季弟分食之。中秋涼後,或可漸服,但偶有傷風微恙,則不宜服”。
王伯伯兒子同樣也是一片孝心,可惜沒有掌握鹿茸服用的正確方法。
鹿茸的功效《本草綱目》總結為“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主要用於腎陽不足、精血不足導致的神疲畏寒、未老先衰,腰膝酸軟、不孕不育、崩漏帶下等病的治療。
鹿茸補腎陽振奮功能的同時,還能補精血提供物質基礎,這是一般補陽葯不具備的功效,中醫稱這類動物葯為“血肉有情之品”。即使不是腎陽虛證,是沒有明顯寒熱表現的腎精虧虛證也是適用的。
但是王伯伯平時面色紅,舌質紅,性子急,屬於陰虛陽亢型的高血壓,就不適合鹿茸進補了。痰熱、濕熱、陰虛火旺等體質者都應避免使用。
鹿茸應該怎麼用?
●鹿茸補腎陽功效堪稱最強,但它起效慢。所以一般出現陽氣衰亡等危急重症時,是不會用鹿茸的。
●鹿茸適合調補慢性病,由於其很多成分在煎湯中不能溶出,所以原則上不入湯劑。有些人用鹿茸泡酒,其實也不可取,會損失一部分水溶的成分,最好的方法是研成細粉做成丸散來使用。
●一般服用鹿茸的時候,即使是陽虛對症的,也是要從小劑量開始的,每天每次用0.25克左右,服用1周後再加到每次0.5克左右,慢慢地再服用一段時間,再每次服用1克左右,一定要循序漸進。如果服用劑量過大,就會導致虛不受補,出現面部上火、脫髮、流鼻血等表現。
鹿茸是一種珍貴的滋補佳品,但需要了解適應症和服用方法,最好諮詢中醫醫師的意見,辨證施補,補出健康好身體。
責任編輯:李智
來源: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