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声2025年1月9日】(本台记者郑欣综合报导)
港府跨境镇压升级 英国会紧急质询
就港府去年圣诞节期间对居英港人悬赏通缉一事,英国国会1月7日进行紧急质询。多名议员要求英国当局制裁港府官员,保障在英港人安全。英国官员回应指,不会容忍任何跨境镇压在英发生。
英国前内政大臣、保守党议员彭黛玲(Priti Patel)在质询时指出,港版《国安法》的「域外效力」威胁在英港人,质问英国当局有何实际行动,如何保障在英港人的安全,特别是确保那些透过BNO计划来英的港人,能够免于恐惧和威胁。
针对英国财政大臣李韵晴(Rachel Reeves)将于本月11日访华,重启一年一度的「英中经济财金对话」,彭黛玲强调,财政大臣在访华期间不能忽视香港或新疆的人权问题。
自由民主党议员米勒(Calum Miller)则质问,英国当局会否运用「马格尼茨基制裁」(Magnitsky Sanction),对香港和北京负责打压香港民权人士的官员,进行制裁。
代表英国外相林德伟回应议员质询的外交部政务次官卫倩婷(Catherine West)表示,港府在上月发出第三波悬红通缉后,英国当局已立即向香港和北京表达深切关注。
卫倩婷强调,确保支持民主港人的在英安全,是政府的首要任务(top priority of the government)」,英国不会容忍任何外国政权试图威胁、恐吓、骚扰或伤害港人,尤其是在英国境内的。
她还呼吁北京废除《国安法》,停止针对在英国及其他国家行使基本权利的海外倡议者。
去年圣诞前夜(平安夜),港警国安处宣布悬红100万通缉6名海外港人,包括钟剑华、钟翰林、刘珈汶、何良懋、郑敬基、张晞晴。同日,港府另刊宪列明7人为「潜逃者」,包括许智峰、郭凤仪、袁弓夷等。
英国外交大臣林德伟(David Lammy)强调,不会容忍外国政府试图胁迫、恐吓、骚扰或伤害身在海外的异见者,特别是在英国。并重申会坚定不移,支持所有移居英国的香港社区成员,确保他们安全。
前港督彭定康勋爵亦谴责港府对境外民主活动人士的粗暴打压,呼吁英、美、加、澳洲政府采取一致行动,保护相关社运人士免受跨国镇压。
罗兵咸:财赤达948亿 财政储备创新低
面对卖地收入不理想,加上政府开支高企,香港政府面对庞大赤字。罗兵咸永道(PwC)估计,港府今个财政年度将录得赤字948亿元,数字几乎是原先预计的两倍。该行还预计,截至今年3月底,财政储备将下降至6398亿元,相当于约10个月的政府开支,创特区政府有记录以来最低的财政储备水平。
罗兵咸最新估算,卖地收入将约为80亿元,较政府原先预估的330亿元低76%。印花税预计将产生580亿元的收入,较原先估算的710亿元低18%。利得税和薪俸税收入将达2476亿元,比原先预计的2756亿元减少10%。
该行警告,如果政府支出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而不采取措施扭转这一趋势,预计政府在未来4个财政年度将面临赤字。
香港在过去一年楼市、股市未有起色,零售、饮食业一片萧条,港府财政连续转差。
财政司司长的陈茂波去年12月初在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上披露,香港在2024至2025年度的财政赤字可能高达1,000亿港元,远高于今年2月预算案中预测的481亿港元。而在近日最新受访时突转口风,称财赤为1000亿元以下。
前财政司长曾俊华日前撰文展望2025年时,特别提及从2019/2020年度起,估算6个财政年度内总共有五年出现千亿财赤。反问连年出现巨额赤字,「可以点样去扭转呢?」
他提醒港人,「大家喺迎接2025年嘅时候,都要有面对风高浪急嘅准备。」
英实施ETA 港人申请受影响
英国周三(8日)起分阶段实施新电子旅游许可,香港、澳门及其他近50个国家或地区旅客入境英国前须申请ETA,费用为10英镑。持特区护照及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人士均包括在内,BNO签证及其他签证人士除外。
根据英国政府网站,旅客可透过「UK ETA」应用程式或网上申请ETA,一般递交后三个工作天内会收到确认信息,有效期为两年,逗留期限为半年。期间若换领新护照须重新申请。
不过,《明报》报道指,以特区护照进行申请时,网站系统自动扫描后,会自动把申请人的国籍及护照发出地显示为「中国」;若申请人把护照发出地改为香港特区,网站随即显示「不符合资格」申请ETA,必须要选择「中国」才可完成程序。
内政部回复指,留意到有香港护照持有人关注系统读取及纪录国籍方法,当局会积极检讨内容消除申请人的疑虑,并尽可能避免任何混淆。
另外,美国之音上月报道,ETA申请者若曾在英国或海外犯罪而被判处12个月或以上监禁,其ETA申请会被拒绝,从而对因政治事件被监禁的人士产生影响,随时令他们在有需要时无法到英国探亲以至申请政治庇护,陷两难局面。
责任编辑: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