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5年2月13日】(本台记者李慧综合报导) 继美日峰会后,美国与盟友日本、法国在菲律宾海空域举行联合演习,并首次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中共则与文莱发表了进行油气探勘、扩大经贸合作并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试图在南中国海扩大影响力。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民主国家或因此强化与包含文莱在内的东盟的安全合作。
美日法联合军演
2月10日,美国、日本和法国在菲律宾东部海空域展开了代号为「太平洋斯特勒2025」的联合军演。法国派出曾参与空袭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据点、现役唯一航母戴高乐号(Charles de Gaulle),与日本准航母护卫舰加贺号、美国卡尔文森号(Carl Vinson)联合演习。
这是法国航母打击群40多年来首次部署到亚太和美日开展海上联合演习,也是三国首次出动航空母舰的联合演训,旨在提升三国海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表声明说,世界上最先进的三国海军力量加入演训,凸显印太区域战略地位日益重要。
此前,美国总统川普曾多次公开批评盟国在国防开支方面分担不够,所以在他重回白宫之际,引发欧盟和亚洲国家对美国未来在维护区域和平的参与感到不确定。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所长苏紫云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川普并不是不重视台海,相反是更重视。因为他要结束以哈跟俄乌战争,就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付北京。这从他以往的论述和他团队的态度都看得出来。包括现在的国务卿,曾反对军援乌克兰,认为会分散美国在印太的兵力。川普要集中力量对付中共,这是首要战略定调。」
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表示,此次演习证明了法国海军对印太地区的关切意志与能力,并强调将与各国深化合作,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日本在此次联合军演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演习开始的三天前,日本首相石破茂与川普在华盛顿举行了峰会,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不允许以武力或胁迫手段改变现状,并反对在东海和南海的此类企图。声明还重申了台湾海峡两岸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美军舰穿越台湾海峡
在美日法联合军演的同时,美国海军于2月10日至12日派遣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拉尔夫·约翰逊」号和探路者级海洋测量船「鲍迪奇」号自北向南穿越台湾海峡。这是川普总统自2025年1月上任以来,美军舰艇首次航经该区域。
美军印太司令部发言人马修·柯默(Matthew Comer)在声明中表示:「这次航行穿越台湾海峡,是条不属于任何沿海国家领海的航道。在这条航道当中,所有国家都享有航行与飞越公海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相关的其他国际法允许的海上活动。」
美国之音报导称:美国的军机军舰约每月一次例行性穿越约180公里长的台湾海峡,并且不时有盟国舰艇伴随。
中共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对此表示,「台湾事关中国(中共)核心利益」,中方「坚决反对」这一行动,强调「决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并警告美国「慎重处理涉台问题」,「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中共东部战区也发表声明表示,已对美舰全程跟监警戒,并指责美方此举传递错误信号,增加安全风险。
中华民国国防部则表示,全程掌握周边海空域动态,状况正常,并认同友盟国家在台湾海峡展现航行自由。
台湾被视为美中冲突可能的引爆点之一。在美日发表联合声明后,中共曾召见日本驻华大使表达抗议,指该声明呼吁「维持台海和平与稳定」,并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组织」。
中共与文莱深化合作
就在美日法联合军演前夕,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于2月5日至7日访问了北京。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将在海上油气资源领域开展合作,提升两国重点领域高质量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宗鼎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共此举有多重战略考量,一方面是在美日法军演之际,展示其在南中国海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通过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发展双边合作来牵制台湾,为未来可能的军事行动预作准备。
位于柬埔寨金边的东南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林伟才则认为,文莱与中共的接触更多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同时也在增强自身韧性。
美国与文莱或强化军事合作
除了经济方面的考量以外,分析人士还认为,中共与文莱深化合作还有战略方面的意图。
黄宗鼎表示,中共透过与文莱的经贸连结加强其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可能会引发华盛顿及其他民主国家的关注,进而强化其与包含文莱在内的东盟的安全合作。他说:「最重要的因素考量还是军事合作方面。在考量到中共加温与文莱关系的情况之下,以美国为首的自由阵营,然后跟东南亚一些国家来强化安全合作关系,是值得观察的一个方向。」
英国研究机构阿达加研究所(Adarga Research Institute)与另一研究院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建议说,考虑到文莱的第一岛链战略位置以及中共在当地持续扩张的经贸和基础建设影响力,美国应多管齐下强化其与文莱的关系。
中共统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骗。维持大面积的对华广播不断传递真相,就是持续地给中国注入希望。希望之声诚邀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欢迎点击了解详情。
责任编辑:林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