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澳洲生活台2024年07月15日訊】(本台記者李良編譯報道)7月2日,有官方背景的中國媒體《新京報》發表了一項調查,稱油罐車既運送燃料、化工液體也運輸食用油等食品,而車在運送貨物之前不進行清潔是運輸行業的“公開的秘密”,該調查還發表了這些指控。中國最大的糧食儲運公司中儲糧和民營企業匯福糧油集團均與該報告有關。兩家公司此後均宣布對此事展開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中儲糧全稱為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SINOGRAIN),是中國最大的糧油央企,不僅負責着中央儲備糧、油,還肩負調控中國糧食市場的重任。匯福糧油是中國最大民營糧油企業,註冊資本達8.3億元人民幣。目前還不知道向澳洲出口食用油的是兩家公司中的哪一家。
農業、漁業和林業部發言人表示,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了一系列可被視為“食用油”(Cooking oils)的油,其中包括媒體報道中提到的一家公司的油。他們表示:“由於不清楚涉及哪些‘食用油’,因此無法提供數量數據。”“按照我們的正常程序,該部門將向中國尋求保證,確保出口到澳大利亞的食用油可以安全食用。”“我們還建議進口商尋求供應商的保證。目前還沒有對中國食用油實施進口禁令。”
油罐車運輸的食品包括食用油、大豆油和糖漿。調查發現,這些油輪還用於運輸煤制油產品,而這些產品中含有不飽和烴、芳香烴、硫化物等易引起中毒的物質。事實公開後,公眾的憤怒和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正在華人社區和社交媒體中蔓延。
悉尼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烏爾庫·尤克塞爾博士(Dr Ulku Yuksel)的研究領域是跨文化消費者行為,他譴責這些公司為了削減成本而忽視消費者的健康。正如她所說:“食品安全是一項基本人權。”
尤克塞爾博士告訴澳廣公司:“這不僅會導致中毒(如短期或長期中毒),這種中毒還會對人們的重要器官造成致命影響。” “使用同一艘油輪運輸燃料、化學液體和食用油的這一決定會產生致命的後果。”
尤克塞爾博士表示,此次食用油醜聞的嚴重性相當於 2008 年的中國奶粉醜聞,當時被發現受污染的奶粉產品導致六名嬰兒死亡,另有約 54,000 名嬰兒入院治療。這一事件嚴重損害了中國食品出口的聲譽,並促使大批中國消費者抵制本土品牌,轉而從澳大利亞等海外採購嬰兒配方奶粉等產品。尤克塞爾博士表示,受污染的食用油可能會影響更多的人。“我不會說這更糟糕,但我會說至少是同樣糟糕。”
安德魯·馬西森博士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健康與醫學學院的高級講師,曾與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合作處理食品安全問題。他告訴 ABC,雖然某些摻假物可能因其獨特的味道而輕易被檢測到,但令人擔憂的是,消費者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觸到其他潛在有害的化學物質。“希望如果有味道或者污染,人們就會停止使用它,”馬西森博士說,“但還可能攜帶其他沒有味道的化學物質。”
馬西森博士表示,即使油罐車在運輸食用油時只含有少量某些化學物質的殘留,仍會產生影響,並指出“如果(一個油罐車)運輸的是食物,那麼理論上它就應該只運輸食物”。他說:“(混裝)這令人擔憂。”
中國政府迅速對這些指控作出回應,承認了潛在的危險並在國務院內成立了一個調查小組。但損害可能已經造成。尤克塞爾博士表示,這一醜聞可能會在中國產生深遠影響,他預測這“將影響到所有其他試圖出口這些產品的中國品牌”,因為國際消費者將不太願意信任它們。她說:“他們(中國)知道這將影響他們的整個經濟。”
這些危險或許還會遠遠超出中國國界。目前還不清楚涉嫌受污染的食用油產品是供國內使用還是國際出口。如果是後者,世界各國也可能面臨風險——特別是如果它們沒有自己的系統來檢測進口商品中是否存在潛在的有害污染物。
“我們澳大利亞人很脆弱,”馬西森博士說,“如果他們對油做了這些可疑的事情,並將其作為食用油運往澳大利亞,而我們不一定會對其進行檢測,因此我們可能會面臨這種危害。”
查塔姆研究所資源貿易數據庫的數據顯示,2022 年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了總價值 56.4萬 澳元的毛大豆油(包括毛油和精鍊油)。
這場爭議很快成為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媒體平台上最熱門的話題。有數千條帖子,其中許多表達了對政府缺乏問責制的憤怒和失望,獲得了數百萬的瀏覽量。許多人則通過社交媒體表達自己的不滿。但中國政府似乎正在審查該話題,因為現在搜索只會出現少數相關帖子。
責任編輯: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