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聲澳洲生活台2022年11月29日訊】(本台記者王陽編譯報道)聯合國考查代表團表示,由於澳洲政府未能充分應對氣候變化和其它關鍵威脅,大堡礁應該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中,並對澳洲政府在幾大威脅大堡礁相關問題的應對方面提出了批評。
聯合國環境監測代表團於今年三月莫里森政府執政期間,對大堡礁進行了實地調查,並於近日發布了最終報告。該報告顯示,大堡礁應被列入世界遺產的瀕危物種名錄中,然而最終結果還需等待明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審核後決定。
這份報告指出了澳洲政府應當為氣候變化、低水質以及漁業等問題承擔責任。
本次報告還指出了現有珊瑚礁保護措施的管理體系、戰略目標以及規劃缺乏“明確的氣候變化目標和最緊迫的實施方案”。該報告中提到了聯邦政府此前尚未通過法律規定承諾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這一目標“仍然是理想狀態”——並表示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都必須採取更強有力的減排政策,以將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
阿爾巴尼斯政府執政後已經立法制定了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並於隨後制定了更具雄心的2030年減排目標。
頻繁並大規模的白化以及水質酸性的上升對珊瑚的威脅正在增大,但由於挑戰巨大,在實現珊瑚礁水質改善計劃的目標方面目前還未取得令人滿意的進展。
在一份聯合聲明中,環境部長塔妮婭 · 普莉貝絲(Tanya Plibersek)和政府珊瑚礁問題特使尼塔·格林(Nita Green)表示,這只是一份技術報告,並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珊瑚礁列為瀕危物種的提議。
大堡礁在1998年、2002年、2016年、2017年、2020年和2022年分別發生了六次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科學家稱,這是燃燒化石燃料導致海洋溫度升高的結果。
本文為編譯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態度,不代表我方觀點。對編譯有異議和刪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聯絡info@soh.org.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