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質疑的中國課程
澳洲廣播公司10月14日報導,昆士蘭大學的校內出現了一些抗議活動,一些教師和學生及其家長們手中舉着紙牌,上面寫着:“我們不需要帶血的資助”,“你們不會讓我們沉默”,“霍伊(昆士蘭大學校長)在哪裡”等標語。該校的抗議活動吸引了各路媒體前往採訪報道,結果發現昆士蘭大學設立的一些介紹中國課程內容,是由該校法學院和設立於該校的孔子學院共同制定出來的,消息引發澳洲社會一片嘩然。
之後澳洲媒體紛紛爆料,稱中國政府運用孔子學院在昆士蘭大學開課,並透過課程來教授中國政府的政策,從而強化其影響力。《德國之聲》記者獨家採訪了一名修中國課的學生,請他講述課程內容所產生的爭議。
據該名學生稱,教學內容中“認識中國”有介紹中國恐怖主義與反恐法律的部分具有極大的爭議性。該教材的其中一張投影片中有一張香港“反送中”抗議者與警方發生衝突的照片,而照片上的標題為“這是恐怖主義嗎?”教該單元的是法學院教授李恩深博士。
此外,該教材也運用中國地圖列出過去10年中國境內發生過的“恐怖攻擊”事件,都與新疆人有關;並有4張詳細介紹及解釋新疆“勞教營”政策的投影片,首張投影片的標題為“中國的恐怖主義”,強調新疆維吾爾穆斯林參與了不少“恐怖活動”。
這些課程只講述了中國政府單方面的觀點,另外修課學生還告訴《德國之聲》,昆士蘭大學副教授莎娃(Sarah Teitt)在講解“認識中國”課程中的中國外交單元時,多次批評由澳洲政府資助的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總是“危言聳聽”。在講解南中國海爭端時卻稱,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勢力擴張原因是“為了將漁業跟觀光業推往境外”。這名學生認為莎娃在教課的過程中,似乎刻意不提諸多媒體報導中所闡述的:“中國在南海擴張的主因是為了拓展軍事影響力。”
課程是該校孔子學院參與制定?
昆士蘭大學校長霍伊(Peter Høj)最近在電視訪談中告訴主持人:“澳洲地處亞太地區,而中國即將成為這個區域中最大的經濟體,所以我認為在昆士蘭大學開設關於中國的政治與經濟課程很合適,讓學生對這些議題有基本認識是很有必要的。但讓孔子學院的教授來講解這樣的課程並不合適,昆士蘭大學的孔子學院並未參與類似課程的設計與教學。”
而昆士蘭大學的發言人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訪問時強調,該校的孔子學院及該機構工作人員並沒有參與昆士蘭大學的課程設計與管理。
雖然昆士蘭大學校長霍伊和發言人都聲明,稱該校的孔子學院及該機構工作人員並沒有參與昆士蘭大學的課程設計和教學中,但據昆士蘭大學孔子學院的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負責統整“認識中國”課程項目的曼哈得娃(R.Mahadevan),近期剛從孔子學院的總部得到了“認識中國”的獎學金。根據“認識中國”的課程內容與教學統籌成員的資料背景,該校學生們認為這門課程由孔子學院主導的可能性很高,於是集體在校內抗議。
據昆士蘭大學網站訊息稱,校長霍伊於2013年被孔子學院的總部聘為高級顧問,而且在2017年時,還成為了漢辦的決策委員會成員之一。但他迫於輿論壓力下,近期已辭去該職位。
根據統計,目前澳洲境內共有13間孔子學院,而這些學院是由中國政府出全資成立,主要是在各大學教授中文與文化課程。如今各個國家和學術機構都認識到,孔子學院其實是中國政府在外國大學推廣其政策的機構之一。
孔子學院的總部總幹事許琳在2014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曾宣稱:“孔子學院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對外輸出中共的價值觀”。如今人們已普遍認識到,孔子學院根本沒有孔子的儒家理論學說,是中國政府在海外學術界的代言宣傳機構。
新聞來源:看中國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平台態度,不代表我方觀點。希望之聲澳洲生活台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對轉載有異議和要求刪稿的原著方,可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