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在出生前,父母都会对他抱有期待,但这样的期待对于孩子而言是否是可行的却不得而知。一位中国的妈妈在女儿出生后就一直冀望她能唸好书,考上好学校,却没想到女儿在21岁做了这件事情…
这位妈妈名叫刘毓,50岁的她是同龄人中为数不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她在毕业后就留校任教,因为教学成就突出,一路获得破格提升;35岁那年就晋升为教授,更担任大连某大学工商管理系的副主任。她的丈夫是一位公务员,也身居高位,夫妻俩出色的事业成就让许多人又羡慕又嫉妒。
1984年,刘毓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素素;她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她告诉丈夫说:「我们家的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家的优秀。」
刘毓对女儿的未来有着满满的想法,但新生女儿的表现却让她跌破眼镜…当素素1岁7个月时,别人家同龄的孩子都已经满街跑了,素素却还连走都走不稳。
除了走路不行,素素的言语能力也发育迟缓,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喊上好几个字,甚至进行简单的交谈,素素却连最简单的「爸爸、妈妈」也不会说,心急的刘毓感到很愤怒,便每天加倍努力地教导她、训斥她。
真正让刘毓打从心底失望,是从素素上小学开始的。每次考试时,就算是那些只要稍稍动点脑筋的试题,素素也回答不上,她无法接受素素「愚笨」的事实,认为一定有其他原因。
刘毓为了让素素聪明起来,每天开始逼素素吃各种补品;不过素素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上去,身体却因此强制早熟,小学四年级就有了初潮。最后,还是医生朋友强烈建议,刘毓才停止了对女儿的「健脑工程」。
▼但刘毓并没有放弃对女儿「头脑的改造」,她把素素的课余时间排得满满的,并请了各科家教对女儿进行一对一辅导。请家教的结果很显著,小学五年级的第一个学期,素素破天荒地考了个班级第一。
刘毓高兴极了,素素也被导师当作班级里的「黑马」,指派去参加全区的智力竞赛;但竞赛中,紧张的素素却连一次抢答都没有按上,整个人冒着冷汗,现场观看的刘毓对她的表现失望透了。
素素在后来的日记里回想起这件事,她写下:「我反应慢,在团队活动里总是拖后腿的那一个。可是,妈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她总认为她和爸爸都是精英,按照基因遗传,我怎么可能不聪明?所以,父母能干并不一定是好事,我不快乐,他们也活在辛苦当中。」
1997年夏天,素素好不容易上了初中,刘毓倾尽家里所有的积蓄,为素素请来数一数二的各科家教老师;在夜以继日的学系下,素素被训练到只要一看到试题的前半部,就知道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所以她总是能在考试取得佳绩。刘毓也满意了,她在拿到女儿成绩单的那一刻,得意地说:「妳的聪明真是被妈妈强行挖掘出来的。」
2000 年,素素考进了大连的中学,但在上高中的第一次月考里,她居然门门不及格。班主任找来了刘毓进行对谈,无意间说出有人怀疑素素是事先知道考题,才能考进这间中学的…
刘毓当场暴跳如雷,指著班主任的鼻子大骂:「我可以根据这句话告你诽谤!」她把这件事闹到校长面前,在班主任道歉后,刘毓借机向校长提出:「这样对素素有成见的人,不适合做我女儿的老师。这件事我可以不向教委反映,前提是把素素调到高一六班。」
高一六班是所谓的升学班,但原本就跟不上进度的素素被调到升学班后,不到一个星期就告诉妈妈:「我要退学。」刘毓气到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素素却难得坚定地说:「老师讲的东西,我根本就听不懂。高中的课程对于我来说,真是太难了。我想上职校学护工,将来到养老院工作。」
刘毓差点没被素素给活活气死,老公试图说服她尊重孩子的选择,可是刘毓的反应却相当激烈:「比我们素素差一万倍的孩子都能上大学,她怎么就不能?我告诉你,除非我明天就死了,否则我一定要素素上大学,而且是名校!」
刘毓开始亲自紧迫盯着素素的学习,2003年,素素终于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民商经济法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刘毓大哭了一场,而老公也喃喃说:「如果不是妳,女儿就废了。」
大学的生活对素素而言就像另一个世界,她很渴望能尽情享受大学生活;但现实很快扑灭了她的希望,第一个学期过后,素素是全班唯一一个许多科目没及格的人。
素素的成绩单一寄到刘毓手上,她很快就被关到家里继续过学习的生活。她在日记里用「可怜」来形容自己和妈妈,她写:「聪明的妈妈生了个不聪明的孩子,不肯接受现实,可怜。不聪明的孩子有个聪明的妈妈,被揠苗助长,可怜。」
素素的大学生活就在不断努力追着课业中度过了,等到大四她要发表毕业感言时,喝了几杯酒的素素才对同学说:「毕业了,大家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走向社会,自力更生了;而我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不用学习了。这16年的读书生涯太累了,累得我很多次都不想活了…」
刘毓拜托了各种关系,把素素弄进大连一家专事海事官司的律师事务所,她的上司对下属要求相当严格;上班第一天,律师就交给素素一个任务,要请她给加拿大一个客户发邮件告知官司进展,并让对方提供一份新资料。
这任务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是小事一桩,可是对素素来说实在有些为难,因为她外语水平一般,当她向其他同事求助时,得到的回应都是:「我很忙,妳应该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晚上律师回来,发现她还没弄好时,就发飙说:「妳做不了,为什么不求助别人?妳知道耽误一天得损失多少佣金吗?」当素素告诉律师同事不肯帮忙时,律师更火大了:「妳平时不注意交际,人家凭什么帮助妳?是不是还要我教妳如何向别人求助?」
▼素素当场眼泪就止不住了,她感觉很多同事都在旁边围观,一边窃窃私语,一个念头在素素脑子里产生:单位里再也不会有人看得起她了。
回到家里,素素就对妈妈说:「妈,我不想在这个单位做了,我根本胜任不了。」刘毓一听就火了:「妳堂堂一个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才工作一天,就说这样的话,不觉得丢脸吗?」像以前一样,素素虽然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但也不得不服从妈妈的安排。
从那个事件后,安静又害羞的素素在公司就更沉默了,渐渐的,工作都不会丢到她身上,同事也懒得跟她聊天,她感觉自己彻底沦为公司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她再次想到辞职,想去乡村小学做一名教师。
不过妈妈再次断了她的念头,她苦口婆心地劝说:「留在一个好单位,妳才可以找一个条件好一些的对象。妳放心,只要妳不主动辞职,碍于妳爸的情面,公司永远不可能把妳扫地出门。」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压力下,素素终于受不了了,她选了一个下午,从单位21楼飞身而下,当场身亡。
几天后,震惊到无法平复的刘毓才在自己的Mail发现素素自杀前发来的一封邮件,内容很简短,上面写着:「爸爸、妈妈,我一直希望可以成为你们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可是,我始终成不了那种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别人的优秀都是用来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许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类,不聪明,但活得很快乐。」
这些文字让刘毓久久无法平静,她接受采访时,含泪说:「我会把家丑外扬,只是想用女儿的生命换来对其他家长的警醒。土耳其有句谚语说:『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这是从素素日记里看到的一句话,可是我偏偏让她去构那根本不属于她的高树枝,最后,她便从不属于她的高处摔了下来。」
刘毓泣不成声地说:「回头想想,我不就是希望她幸福吗?用这个标准去衡量,什么成绩、名校,一点都不重要。拥有一般物质的生活,只要她喜欢,又有什么不好呢?」
这位母亲在逼迫了女儿21年后,终于在最后了解了女儿心中的希望,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其实只要活得快乐,那些外在的成就都只是浮云而已。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的故事吧。
( 来源:bomb0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