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将减少对电动汽车的补贴。
中共财政部宣布,将从6月起减少电动汽车的补贴,并将在2020年后全部取消补贴。中国大陆一度将发展电动车作为一项国策,并纳入中共“2015中国制造”计划。由于政府补贴的存在,中国大陆电动汽车企业销售量全球排名靠前。分析人士预计,随着补贴的逐步取消,行业淘汰浪潮将至,中国制造商中的大多数将会消失。
中共将减少电动汽车企业的补贴
《华尔街日报》3月28日报道,根据中共财政部本周公布,从6月份开始,中央财政对电动汽车顶格补贴额将减少逾一半,由每辆人民币6.6万元下调至2.75万元,而不得高于国家补贴的50%的地方补贴将被取消。
能享受到补贴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续驶里程门槛从去年的150公里提高至250公里,并且2021年开始取消所有补贴。
报道说,凭借慷慨的补贴政策,中国大陆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一些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一旦补贴取消,需求可能受到抑制,由中共政府帮助创建的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面临考验。
在政府补贴的激励下,一些低质量初创企业涌入市场。根据官方统计数据,去年中国大陆运营中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数量达到487家。分析人士预计,随着补贴的逐步取消,这些制造商中的大多数也将消失。
上海咨询公司Automotive Foresight董事总经理张豫(Yale Zhang)称,这对没有高质量产品的中小汽车厂商来说是个坏消息,这些中小车企将在两年内销声匿迹。
根据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去年1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共中央和地方政府已花费至少588亿美元,通过补贴、税项减免和其他形式的援助对电动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持。
数据追踪机构EV-Volumes称,在政府的扶持下,去年中国车企的电动汽车销量达到126万辆,占全国汽车总销量的4.5%,占全球210万辆电动汽车销量的一半以上。中共政府设定的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目标是200万辆,2025年的目标是700万辆左右。
中国电动车企业的淘汰浪潮将至
《日本经济新闻》2月11日报道,中共政府将在2020年取消电动车补贴,预计中国大陆的众多电池企业将被淘汰,能幸存的被认为只有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和比亚迪等部分大型企业。
报道说,不过,就连比亚迪也需要应对2020年之后的“补贴消失”。如果没有补贴,单从实力来看,外界认为,该公司目前仍逊色于日本的松下和韩国企业。
在中共政府开始向纯电动汽车行业发放钜额补贴的2015财年(截至2015年12月),比亚迪的净利润同比膨胀至6.5倍。2016财年,净利润又猛增了约8成。随着中共政府开始减少补贴,该公司2017财年的净利润大幅下滑了2成。2018年,政府的补贴进一步减少约3成,预计该公司2018财年的净利润也将减少2~3成,暴露出该行业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报道说,政府补贴的减少还波及到其他企业。2018年7月,深圳市沃特玛电池陷入停产。在中国大陆的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上,该公司2017年的市占率位居第3,但是由于政府补贴减少,无法维持经营。
2018年1~10月,全球电动汽车厂商出货排行榜的前10名中,有7家中国企业。但是日本电池厂商表示,“如果没有中共政府的支持,无法获得这一地位”。单从排名中难以看清中国企业的真实状况。
报道说,中国大陆各家厂商今后将直面2020年取消补贴的问题。2020年后补贴政策取消,中国企业将失去政府的支持,不得不与松下、LG化学等强大外企正面竞争。厂商的优胜劣汰必将发生。
中共政府从2012年前后开始大力培育电动汽车产业,将之作为一项国策,并被纳入“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2015年6月10日报道,“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之车,对该行业有大约150字左右的描述。
来源:希望之声记者賀景田综合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