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Fajs)
.script(Frunjs).script(gptjs).script(gajs);
}
阿波羅新聞
www.aboluowang.com
[正體 | 投稿]
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疫」蹶不振 增購美產品更難兌現
調研機構「磐聚網研究」(Panjiva Research)分析指出,中國在一月中旬簽訂的美中貿易協議中,承諾以二○一七年為基準,至明年增加進口美國製造產品八十八.三%,然而武漢肺炎疫情的擴散衝擊中國產業與消費,嚴重影響中國兌現承諾的能力。路透調查也顯示,該疫情恐使中國一月的製造業部門再陷停滯,中國已疲軟的經濟更增添風險。
路透對二十九名經濟學家調查顯示,中國一月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預料將從去年十二月的五十.二下滑至五十.○;五十是製造業活動的榮枯分隔線, 中共當局預定三十一日公布該數據。凱投宏觀指出,當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預期至少與二○○三年的SARS相當,當時受創最重的一季,中國經濟成長率減少三個百分點。
疫情「震央」湖北省武漢市與周邊的合肥已遭完全或局部封城,磐聚網指出,相關地區是與美企密切關聯的製造業重鎮,出貨數據顯示,超過四五○家美國進口商是由湖北省的業者供貨。其中,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鴻海就是從湖北輸入商品至美國的五大企業之一;蘋果執行長庫克二十八日指出,其部份供應商在武漢,疫情已衝擊公司運作。
此外,對中國主要農產品需求下滑的疑慮,已促使許多商品價格慘跌,美國市場的大豆價格二十八日下挫至去年五月以來最低點,玉米、小麥、石油與蔬菜油價格也重挫,這意味中國若要兌現兩年增購四百億美元美國農產品的承諾,購買量將更龐大。
而涵蓋約五千七百萬人口的封城以及部份地區實施旅遊禁令,明顯衝擊中國零售與旅遊產業,且在農曆春節過後,許多工廠與市場仍然關閉,消費也深受影響。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顧問甘迺迪指出,疫情的控制嚴重干擾貿易協議的落實。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