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媒《中国日报》今日文章指出,经济学家预期人行将在近几周调整货币及信贷供应,包括降准、降息等手段。
贸易战持续冲击中国经济,各界也在猜测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会在人民币走弱、经济放缓的压力下祭出哪些政策。而中共官媒《中国日报》今日文章指出,经济学家预期人行将在近几周调整货币及信贷供应,包括降准、降息等手段,应对贸易战升级的风险。
该报导引述经济学家称,金融机构6月流动性更加紧张,人行需采取更强力的措施,如要求信贷扩张速度提高,以达成经济成长目标;或发行更多债券以资助新基础建设。
而人行行长易纲上周便已暗示「双降」,在访问中称中国有充分政策空间应对贸易战,可使用财政及货币政策,如利率及存款准备金比率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周三的官方数据也支持易纲说法,6月至今的广义货币供应和新的人民币贷款都低于预期,5月消费通膨率也温和增至2.7%,低于官方3%目标。
不过分析师认为,人行仍担心下调基准利率会增加债务、加重人民币压力,应会优先考量调整市场利率。另一方面,人行自2018年初以来已降准6次,上个月再宣布地方银行3阶段降准,以减轻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