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聲澳洲生活台2021年1月19日】
文:Cici
網飛(Netflix)2020年出的兩部爆款都跟Queen有關。一部是《王冠》第四季;另一部就是迷你劇The Queen’s Gambit,中文譯名《後翼棄兵》。
《後翼棄兵》改編自美國作家沃爾特·特維斯80年代出版的同名小說,講述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女孩貝絲·哈蒙一路成長為世界西洋棋冠軍的經歷。片名中的Queen’s Gambit原指國際象棋中一種封閉性的開局方式,也是劇中女主最喜歡的開局方式。
雖然是虛構小說,但貝絲的形象也參考了真實的歷史人物——美國「棋壇怪傑」鮑比·費舍爾(Bobby Fischer)。費舍爾年少成名、二十幾歲就奪得了世界冠軍,並於1972年在國際賽場上打敗了前蘇聯的對手,但他生性叛逆、怪誕不經,曾在「9·11」恐襲發生後公開稱讚恐怖份子,也給後世留下許多爭議。

簡言之,小編用一天時間刷完這部迷你劇之後的第一觀感就是:「爽劇」。即使演員表現和服化道都沒得說,專業知識和術語的出現頻率也恰到好處,但劇情主線仍有單薄之嫌:作為神童的女主不斷打怪升級,十歲時剛剛接觸國際象棋就能秒殺一眾同時與之對壘的高中象棋社男生,從州冠軍、全國冠軍一路殺到世界冠軍,雖然中途也經歷了失敗、迷茫和親人的離世,但這種近乎開了掛的人生還是給人以強烈的夢幻感。更不要說女主幾乎一個不漏地跟所有男性對手/夥伴談戀愛的劇情……



全劇最打到小編的點卻是突然到訪的童年夥伴喬琳,邀貝絲一起回孤兒院參加校工夏貝先生葬禮的片段。
夏貝先生是教貝絲下棋的第一位貴人,在她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手拿著未來得及還給夏貝先生的十美元,那是他贊助她參加人生第一次正式比賽的資金……摔壞了腿、拄著拐杖的院長,在昏暗的走廊盡頭回望,凝神片刻,並未認出這個因癡迷棋藝而闖下大禍的昔日小女孩,只抬手說了句:「小姐,妳應該到裡面去。」那一幕如同唱詩班的聖歌在心頭久久縈迴、揮之不去。到這裡,經歷了太多的貝絲終於忍不住倒在朋友懷裡痛哭。
這種互相扶持、不是家人勝似家人的朋友,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有? 而孤兒院出身、無依無靠的背景,又像不像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打拚,和室友相依為命的自己?

劇中的時代背景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蘇冷戰。女主在拒絕教會資助比賽費用時表露出對基督教信仰和反共立場的蔑視,小編對此卻不敢苟同。雖然這一橋段是根據人物原型鮑比·費舍爾的經歷改編而來,但在這裡未加絲毫改動地搬到貝絲身上,卻顯得毫無來由又不倫不類,純粹像是不諳世事的年少輕狂。同時,小編也不贊同女主因遭遇挫折而沈湎於菸酒、藥物和慾望的做法,希望觀劇的各位小夥伴們理性追劇、切勿盲目效仿。
總結
《後翼齊兵》總共只有七集,一個白天就可刷完,可以說是一部精緻的爽劇。對於只是想刷劇放鬆或練習聽力口語的小夥伴們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畢竟,就像一位豆瓣網友說的:「日子這麼苦,再不看點爽劇,難道還留著泡苦丁茶嗎?」

本文由希望之聲澳洲生活台原創,若轉載請註明來源為「希望之聲澳洲生活台」並附原文鏈接。
歡迎關注我們的娛樂影視版:https://bit.ly/3pV3PqM
歡迎訪問「希望之聲澳洲生活台」網站首頁:www.ozvoice.org
點擊此鏈接下載「希望之聲澳洲生活台」安卓App:appandroid.soh.au
點擊此鏈接下載「希望之聲澳洲生活台」蘋果App:appiphone.soh.au
追蹤我們的Facebook粉絲專頁:facebook.com/soh.ozvoi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