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澳洲生活台2020年4月20日】
在瘟疫肆虐全球的這場人類劫難中,為遏制病毒的傳播和蔓延,世界各國的衛生防疫組織一再強調民眾要自我防護,戴口罩、洗手和避免近距離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等措施。而受到污染的手是傳播病毒的主要途徑。
法國巴黎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為防止病毒的傳播,洗手後應使用紙巾擦乾手部,才能更有效的清除因手部沒有清洗徹底而殘留的病毒。
英國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和利茲教學醫院全民健保信託基金(Leeds Teaching Hospitals NHS Trust)合作的小型研究顯示,若沒有適當洗手的話,那麼採取紙巾把手擦乾,是移除手上殘留病菌較為有效的方式。
他們在研究中從4名志願者的手中發現有一種能夠感染細菌的噬菌體(噬菌體對人體無害),這個噬菌體在志願者的洗手過程中沒有被洗掉。
然後分別通過紙巾、烘手機乾燥手部後,再去觸摸門把手、電話、階梯扶手、聽診器等物體表面,發現使用紙巾和烘手機乾燥都能夠有效降低手部的污染。
但是提取的11個物體表面發現其中10個樣品,在烘手機乾燥手部後對環境造成了污染。也就是使用烘手機後再去觸摸的物體表面均有發現微生物,其污染程度平均是使用紙巾的10倍。
利茲大學的穆拉(Ines Moura)為首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相信他們的研究結果和控制目前在全球蔓延的病毒有關聯。
研究人員認為“洗完手後乾燥手部的方式應該以紙巾擦拭比較好,如此可以降低病毒污染和傳播的風險。”
早在2009年日本環境感染學會曾經發表過一篇論文,內容是比較廁所的門把與烘手機底部的細菌數量。研究人員發現,烘手機底部的細菌數量是門把的10倍以上。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流體力學教授伊姆斯(Ian Eames)對CleanLink媒體說:“洗手間的空氣中能找到糞便微粒和尿液的小水滴。這些小微粒能待在空氣中,並可在廁所的空間中流動。”
在當今的生活中,在公共場所經常會看到烘手機,如果是雙手插入式的烘手機,因內部空間比較密閉,會有暗藏的細菌,病菌與水在不斷的旋轉中,很有可能會把大量的病菌吹到手上,造成手部的污染,如果有病毒的攜帶者,後果會不堪設想,所以還是使用紙巾會更安全、更衛生。
責任編輯:唐潔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