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2年12月4日】(希望之声记者李婉婷报导)近三年来,中共的“清零”政策的账单不断加码,同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上周末爆发的中国各地的抗议活动表明,中共的清零政策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程度。而另一个大背景则是中共各地方政府,对于大规模核酸测试和执行检疫的巨额费用,已经无法支付,可能导致核酸检测被迫砍掉或相应减少。
综合媒体报导,在过去三年,地方政府承担了中共病毒大流行病控制方面的支出,需要支付大规模的核酸测试、强制隔离和其它服务,而财政收入又处于停滞状态。
对此,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的助理乔治·马格纳斯(George Magnus)告诉CNN财经频道,如果封锁和大规模核酸测试持续下去,中国的“金融稳定风险将会增加”。他说“地方政府正面临著维持清零的巨大压力,我们已从几个实体的债务可持续性和公共服务被缩减、地方资产或服务被出售等情况中看到这一点”。此外,CNN Business根据中共财政部的数据计算,2022年前10个月,中国的广义财政赤字(合并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赤字)达到6.66万亿元人民币(9440亿美元),比一年前增加了近两倍。
另外,核酸测试的费用巨大。官方数据显示,在2022年的前十个月,与疫情相关的医疗支出猛增13%,达到1.75万亿元人民币,是所有类型的政府支出中激增最多的。实际数字可能要高得多。来自东吴证券的分析师估计,仅在4月至6月全国就进行了108亿次核酸检测,如果中国大中城市的5亿人每两天进行一次检测,那么检测成本可能高达2,400亿美元。
今年5月,中央政府告诉地方政府,他们必须承担所在地区的定期核酸检测费用。牛津大学的马格纳斯表示,由于资金紧张,全国许多城市,包括四川和甘肃的城市,已经要求居民自付检测费用。根据金融信息服务机构“中国金融在线”汇编的数据,今年前九个月,中国最大的上市核酸检测供应商中有15家报告了合计440亿元人民币(61.5亿美元)的应收账款或未付账单,比一年前增长了71%。本月早些时候,河南省的一家中共病毒(Covid)检测实验室表示,它不得不停止检测,因为当地政府自2021年1月以来没有支付账单。
对此,华盛顿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说,虽然与“清零”有关的巨额支出在财政上入不敷出,但只要抗议活动是孤立和零星的,清零政策就可能继续下去。但是另外一方面,因治理中共病毒疫情失败的官员会受到上级惩罚,这就造成了中央的政策变调与当地实际情况之间的脱节。同时,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则指出:“中共政治是第一位的,地方政府必须为清零找到钱,否则他们就会被下课。”
责任编辑:张莉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