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11月4日】(本台记者李慧综合报导) 中国大陆多个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成交量下滑,新房上市量也呈井喷趋势,而租赁市场的增量则刚刚开始。
入手就亏。今天(11月3日),社交媒体X(原推特)平台上流传的一则聊天内容截图显示,一位网民说,今年脑子进水在深圳买了一套房子,现在已经亏了近70万了,想卖也卖不掉,现在还欠著银行200多万。
一位房产仲介在微博贴文称:最近两个月有接到两起这样的咨询:今年三月份买了二手房,约定10月办资金监管手续,交了5%-7%的定金,现在房价下来了,买家不想买了,并愿意放弃定金解约,但卖家不同意,要起诉要求买家买下来或赔20%定金。」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国楼市不仅没有出现「金九银十」,而且已经转换为买方市场。
「春暖花开888」在社交媒体X上贴文称:深圳以前最好的项目单位、供不应求的房源,现在需要依靠二手房交易系统大折扣促销,但销量依然低迷。以前畅旺的卖方市场,现在变成罕见的买方市场。
「老杨聊地产」在微博贴文称:「10月,50城房价继续下跌,且跌幅扩大,达到0.55%,创本轮房价下跌以来最大月度环比跌幅!」
「二手房抛售压力剧增,尤其是占比很大的换房需求,必须要先卖掉一套低总价的,但这类房子严重的供大于求,于是只有大降价才能成交。」「新房市场,供应端的房企资金压力更大了。一方面,融资面进一步收紧,民企基本上外部融资断掉了;另一方面销售回笼仍未有效改善,所以降价促销力度加大。」「建议相关部门,高度关注一下房价惨跌的严峻形势,如果这一现状迟迟没有改善,则居民家庭部门的财富负反馈还将加剧,对于扩内需、稳经济非常不利!」「不要再担心房价会反弹了,短期内铁定涨不了;目标应定在尽快收窄房价跌幅! 」
面对日益萎靡的房地产市场,北京当局今年9月1日开始放松对楼市的调控,包括出台「认房不认贷」 政策等,这些政策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房地产的成交量,但热度很快就过去了。
北京住建委数据显示,10月份,新房住宅成交量为5177套,环比下滑12.1%;二手房成交量为10,653套,环比下降25.3%。
因销售不畅,二手房业主纷纷降价求售。麦田房产数据显示,10月份,降价房源环比增加11个百分点,同时成交房源的议价空间也环比扩大1.66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高。
一位朝阳区改善项目营销负责人对陆媒透露,进入10月一周才卖一套房,为了抢客户,甚至提高了中介的分销费用,甚至出现一边卖房一边退房的情况,「几位交了部分首付款的客户,自己房子多次降价后仍卖不出去,被迫要退房」。
另一个一线城市上海的楼市情况也不同乐观。据澳洲新闻网报导:上海杨浦内环大运盛城一套133平方的房子,去年类似楼层同户型的成交价格为1150万人民币,今年叫价990万,3个月内只有两个人来看,好不容易有个出价的,直接砍价800万。「一个小区里,只有降到最低价的,才能顺利卖掉。」「踩踏出货的二手市场,已然让房东们心寒」。「如今的上海二手市场,对于卖家来说无疑就像:钝刀子割肉,越割越疼」。
二手房成交量的下滑已经传导到租赁房源和新房市场。
「大胆预测,上海租赁房源数据的新增,才刚刚开始。」
「上海新房的供应,如今就跟自助餐没有两样,吃完第一轮,第二轮马上补上,井喷式供应。」
中国房产业巨头接连爆雷后,中共当局多次出台救市措施,但楼市不仅没有好转,房价甚至还加速下跌。这种情况下也并未有多少人进场接盘。有网民对此表示:因为「明天更便宜」。
责任编辑:林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