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声2022年3月31日】(本台记者张莉莉综合报导)东航近日发生的空难,导致机上132人全部丧生。此事件震惊世界,尽管两个黑匣子已经找到,但官方尚未公布调查结论。有业内人士从多个方面对事故原因做出分析,结果指向了东航的公司管理问题。
失事飞机飞行员配置有悖常理
曾在中国执飞,有驾驶波音737-800丰富经验的美国飞行机师高飞近日告诉《大纪元》,他认为,失事飞行人员的配置有重大疑点。
公开信息显示,失事飞机的机长杨鸿达今年32岁,飞行时间仅6,709小时;第一副驾驶张正平今年59岁,曾是“五星机长”,飞行时间长达32,500小时;第二副驾驶飞行时间只有556小时。
对此,高飞认为,飞行时间不足7,000小时的杨鸿达已是机长,按中国飞行公司的伦理,他充其量不过是张正平的徒弟辈份,甚至可能是徒孙辈份,而“祖师爷”级别的张正平却还是副驾驶,这一点有悖常理。
张正平待遇被一降到底
现居美国的前中国航空公司员工介绍,张正平是原云南航空公司的资深机师,合并到东航后,张正平的待遇几乎被一降到底。
一位现居美国的东航前老机长向《大纪元》证实,东航一些老实巴交的老机长由于各种原因遭打压,结果被一撸到底成副驾驶,甚至终身成副驾驶的都不在少数。
高飞透露,检查员、机长教员与副驾驶的工资差别很大,甚至有几倍之多。公开信息显示,在中国,机长教员平均年薪至少有75万人民币(12万美元),而副驾驶平均年薪大概只有28.8万人民币(4.6万美元)。
虽然张正平等人对东航管理层“缺乏人文关怀”、“没有企业文化”、“重用小人”等问题均有不满,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东航对他们待遇太低。
云南航空被东航强行整合 矛盾重重
《环球旅讯》2008年曾报导,自2002年东航合并云南航空以来,东航总部与云南分公司之间长期存在矛盾。云南航空曾是中国最盈利的公司之一,飞行员待遇相当高,但并入东航后,飞行员待遇骤降,引发原云南航空飞行员的强烈不满,张正平也是其中之一。
一位原云南航员工说:“云南航空是强行被东航整合的,东航那个时候的效益还没有我们好。一家有亏损的公司合并一家正在盈利的公司,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也是云南航人一直不服气的关键所在。”
据报导,2006年3月,时任云南省副省长李汉柏曾亲自带队到东航总部谈判,希望东航能让出51%东航云南分公司股份,由云南省政府控制云南分公司,并恢复原云南航的“孔雀”航徽。但云南方面的要求遭东航拒绝。
2008年3月31日至4月1日,云南航员工长期的不满终于爆发,并入东航的原云南航空公司飞行员集体返航,21个航班飞到目的地后以“天气原因、无法降落”为由返回出发地。事发后,云南分公司总经理被免职,13名飞行员被处分,1名机长停飞。
张正平如果跳槽 或面临巨额罚款
高飞谈到,在美国,飞行员很容易跳槽,但在中国,飞行员却受到严格限制,通常要面临巨额罚款。他说,“以张正平的资历,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愿意以高薪聘请,但恐怕他难以脱身。”
2014年11月26日,中国42家航空公司与飞行员代表签署《航空公司飞行员有序流动公约》,规定各公司飞行员流出幅度原则上不超过1%,严格限制飞行员跳槽。因此,申请跳槽的中国飞行员通常要经历漫长的诉讼过程才能如愿,并被迫交出巨额赔偿。
例如,2017年,原东航云南分公司飞行员马强(化名)因提出辞职请求,被东航索赔540万人民币(86.4万美元)。2019年6月,法院最终判决马强赔偿东航378万元人民币(60.48万美元)。
不排除张正平带情绪飞行
中国民航网2018年12月曾以“东航云南机长亲历的改革开放40年”为标题,专门刊文介绍张正平的职业生涯。文章称,张正平驾驶过四种不同机型,是东航云南公司屈指可数的老牌飞行员之一,是年轻机长们的师傅,更是云南航空业40年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张正平曾带过的徒弟李明(化名)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回忆说,张正平曾当过机长教员、局方委任代表暨检查员,也当过中队长或副中队长。
高飞表示,张正平这个“功勋飞行员”却被降职为副驾驶,所以,不能排除他的情绪造成了安全隐患。
他说:“除管理层外,飞行员能够拿到的最高级别就是局方委任检查员,该职位高于一般检查员,符合功勋飞行员身分,如今被降职为副驾,从待遇上几乎一抹到底。张正平很可能内心会有情绪,这一点就是重要安全隐患,可能影响其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高飞表示,他和几位飞行师都分析认为,在失事飞机的维修保养无故障、事发当日天气无异常的情况下,飞行人员的情绪或许是事故原因。
他最后说,“飞行员的精神状态是事故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上只是我们从失事飞机人员配备角度所做的分析。希望中共官方能够公布真实调查结果,回应外界质疑。”
责任编辑:詹妮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