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2月1日】(本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中共反腐机构日前发布消息,要深化粮食购销领域反腐,并通报了10起典型案例。分析人士表示,中共这一动作,凸显粮食危机已经成为中共挥之不去的噩梦,就连习近平都感到担忧。
中共又要在粮食领域反腐
据中共中央纪委官网1月30日消息,中共该反腐部门近日印发文件,称要“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与有关部门持续“抓紧抓实专项整治工作”。
中共官方报导,1月29日,中共中央纪委公开通报10起粮食购销领域典型案例,涉及政策性粮食收储、销售、轮换及监管等重点环节。
中共粮食系统反腐不断,硕鼠层出不穷,折射出粮食危机已经成为中共挥之不去的噩梦,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粮食缺口大 靠进口补充
中国粮食短缺已经非常严峻,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也对粮食问题感到忧虑,2021年12月底,他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而中共法制传媒出版集团旗下“反腐廉政月刊”网站则说,这个难实现。
最近几年,中国极端气候频发,洪水和干旱交替出现,粮食年年歉收,只有依靠进口补充缺口。
据中共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数据,2022年1-12月,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4,687.2万吨。而在2021年1~12月,中国进口粮食16,453.9万吨。
据中共社科院2020年8月17日发布的报告,到2025年,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
据法广1月24日报导,中国买家正大量购买法国大麦,今年1月份,已经至少预订了几艘大型货轮量的法国大麦。
三位贸易商透露,在最近的交易中,中国进口商购买了五到六艘巴拿马大型船运大麦货品,每艘约 60,000吨,准备在未来几个月装运。也有市场传言称,运量可能已达到10-15艘,或多达900,000 吨。
重回“吃糠咽菜”时代?中共开发米糠稻壳为大众食品
1月19日,中共卫健委网站针对去年3月中共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米糠回归人类食用提升国民营养的建议》公开答复称,米糠有利于促进粮食减损和国民营养健康,要求加大对米糠利用的推广宣传,积极支持开展米糠营养价值研究和有关标准修订,同时将米糠列入「药食两用名单」和《药典》。
中国在2022年各地除了面临严峻中共病毒疫情之外,也遭遇创纪录的旱涝灾害,不过中共政府仍声称「粮食大丰收」。
米糠原本主要用于生产牲畜饲料的米糠、稻壳、麦麸等副产物,中共当局要将米糠开发为大众食品、力促国内民众吃米糠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舆论关注和热议。
不少中国网友表示,「人类几千年来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米糠是喂牲畜的。如卫健委真心发展米糠产业,先请卫健委领导直播每天吃糠一斤,连吃1个月,我们再跟进」、「卫健委说『发展米糠产业有利于粮食减损增效』,央视不是说我国粮食又大丰收了吗?」。
有一名民众问了家中长辈「米糠好吃吗?」,该长辈听了直摇头,直呼米糠本来是用来喂猪喂鸡的饲料,大饥荒的年代只能用米糠主野菜,但口感真的难下咽,只是当时为了活命,就连树皮也愿意吃。
还有网友引述毛泽东在大饥荒时期的对内讲话:“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在新浪微博,有网民留言写道:人类几千年的生活经验早已知道,米糠是喂猪的。现在准备好要吃糠咽菜了,莫非要回到过去?
自由亚洲报导,江苏宜兴时事评论人士张建平对此表示,“米糠可以榨油,但是它的营养价值远远低于大米。你(政府)连续13年,年年大丰收,粮食年年增产,你(鼓励吃米糠)不就自相矛盾了吗?总是有官方给我们的信息自相矛盾,导致民众对官方信息不敢相信。”
还有舆论认为,中国遇到粮食安全问题才会强调米糠、麦麸有营养价值。2019年起,北京已多次下达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勒紧腰带,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去年10月,当局通报中央及地方的“三公”经费情况,其中八次提到“过紧日子”。
时事评论人士李先生说,中国粮食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及军需物资,它必须有足够的储备和替代品:“粮食短缺,长期依靠进口,他们在作未来解决粮食问题的打算。王岐山就提出过,当粮食不能进口的时候,就要号召大家吃草。在这些权贵的眼中,中国的百姓就是牲口。”
责任编辑:林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