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6月7日】(本台记者韩梅综合报导)
德国内政部长最近就「中国间谍」发出警告,并要求德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做出防范。
据德国《商报》(Handelsblatt)6月5日报道,内政部长费泽尔(Nancy Faeser)表示,中国的间谍活动给德国造成的危险越来越大,与中国打交道时应有三个安全优先事项:认识风险、避免危险、避免依赖。
报导援引德国安全界的消息指,中国在德国窃秘的方法主要是:派博士生以科学合作的方式参与德国公司的一些项目,一旦他们获得权限可以进入公司IT系统,就会尝试窃取更深入的信息。中方窃密的重点是半导体和军用技术。
《商报》披露一宗案例,德国一所大学与德国一家医疗技术公司合作,研发抗菌表面技术,2015至2016年间,一名来自中国的博士生在中共政府指使下参与了这所大学的研究团队,直到这个博士生返回中国后,在2020年,德国团队才发现研究成果和机密被窃取,德国公司研发的涂层专利技术已经在中国注册。
这位学者回到中国之后成为西北工业大学的一名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是中共「国防七子」之一,得到政府特别支持,与军方关系非常密切。
德中问题专家史明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这次由内政部长出面警告,就等于确定德国上下对于中国越来越深的怀疑,跟中国合作这一类的法律层级的规定会很快出台。
史明还分析说,官方发声一旦进入到公共领域会产生反响,第一是警告德国这些含有高科技含量的公司,在接受中国所谓的研究人员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另外还有高校,德国的高等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专门负责制定德国高校跟外国合作的重点方针、政策,内政部长这次表态也会反映到这个联席会议上。
史明还提到,德国技术往往是给美国、日本等其它高科技术做配套的,所以德国技术界反应慢,也是因为他觉得这些技术并不直接跟军事技术有关系,现在因为中国将德国的民用技术转作军用,因此未来防范中国风险的重点领域包括晶片、民用、军民两用技术等领域。
责任编辑:张莉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