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3月22日】(本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 据日媒最新估算,中国未来10年将有超过2亿人退休,将给中国的养老体系带来沉重压力。有武汉年轻白领受当地“白发运动”启发,担心可能失去养老金,开始自己储蓄为退休做准备。中共官方数据显示,各地政府收入锐减,财经评论人士指出,这反映中国经济萧条的状况。目前中国中产人心动荡,都想移民。
2.28亿人未来10年退休
日经新闻3月20日报导,根据人口普查和其他数据,估计中国有2.28亿人将在今年开始的十年内退休。2022年,中国有2.26个工作年龄的人支持一个老年人,但预计20年后这一比例将下降到1.25。
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社会之一,这一趋势将拖累经济增长的担忧,使提高退休年龄的辩论成为焦点。
武汉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的25岁员工李莉(化名)和她的丈夫开始每年储存1万元人民币(1450美元),为他们的退休生活做准备。这些储蓄相当于他们年收入的5%,考虑到税收和抵押贷款的负担,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李女士看到上个月在办公室窗外发生了白发抗议活动,中共地方政府保险改革将削减对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补贴,遭到许多老年人的反对。
她说,“他们(中共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削减医疗保险”,“我们不是也有可能失去我们的公共养老金吗?”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城市居民的基本养老金,在2012年有足够的储备来支付18.5个月的福利,但在2021年只有11.2个月,十年内大约下降了40%。
随着1963年至1975年间出生的中国婴儿潮一代——这一时期每年有2000多万新生儿,达到男性60岁、女性55岁的白领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失即将到来。
中共官方正在考虑的一项提案,将在30年内逐步将每个人的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旨在解决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国家养老金系统财务状况恶化的问题。
对于那些即将退休的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措施,特别是考虑到根深蒂固的早日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期望。在媒体的一项调查中,询问受访者认为什么是健康的退休年龄,压倒性的74%的人说,“55岁之前”,而只有6%的人说,“61岁或以上”。
现在城市家庭抚养孩子的方式也是一个因素。家庭通常需要父母双方工作,以支付高昂的住房和教育费用。例如,退休的祖父母,被期望通过接送孩子上学来提供帮助。
在年龄谱的另一面,更高的退休年龄,将使已经在努力寻找工作的年轻人有更少的工作机会。
但是,尽管这个想法非常不受欢迎,但是北京没有什么其他选择。
公众在中国这样的一党制国家,基本上不参与政治,但对直接影响他们生活的问题很敏感。武汉和其他地方因保险系统的变化而发生的抗议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政府正在发出信号,将在退休年龄方面谨慎行事,以免成为公众愤怒的目标。
新任总理李强周一在中共两会结束后,被问及这一问题时告诉记者,“我们将进行仔细研究和全面分析,在适当的时候谨慎地推出这一政策。”
经济下滑 中共地方财政收入锐减
中共财政部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至2月,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为人民币2.38兆元,年增率仅2%;全国税收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5627亿元,较去年同期骤降29%。
第一财经3月21日报导,除了一般公共预算外,以卖地收入为主的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持续低迷,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邓淑莲表示,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由来已久,3年疫情导致收支矛盾加剧。经济放缓使原来依靠经济发展的地方政府收入减少;房地产市场调整等使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收入锐减,加上抗疫支出等,一些地方政府财政陷入困境。
自由亚洲3月21日报导,财经评论人士蔡慎坤表示,中共政府各项税收收入大幅度下降反映了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过去十年,中共总体税收呈增长趋势,仅仅在中共病毒(新冠)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上半年出现下滑,“但是今年一、二月份如此下滑,这是非常罕见的。当然很大可能是1月份后12月份疫情突然袭击整个中国,导致中国经济处于停摆状态,这有很大的关系。”
蔡慎坤认为,尽管政府通过银行“放水”,降低银行准备金率,但是从今年的经济形势看,无论是投资,还是民间消费以及企业收入都会出现大幅度下滑。他说:“要想完成今年5%的GDP增长,只能靠统计局了。如果想要实际增长,我觉得很困难。”
时事评论人士郭宝胜认为,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和市场消费正在急剧萎缩,“政府收入减少,老百姓的收入也在减少,各行各业都非常萧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清零政策’导致包括服务业、工业等各个行业都受到严重打击。”
网民上传的视频显示,不少找不到工作的人露宿深圳街道两侧的屋檐下,也有年轻网民通过视频分享如何在失业情况下,就地寻找免费住宿和食物的指南,比如机场候车室,24小时麦当劳餐厅,早上八九点到麦当劳等候食客留下的空纸杯添加免费咖啡;到商务旅馆趁着客人退房未打扫房间之际,摸进客房洗免费热水澡等。
有网民评论说,一种不祥的预感正在显现,疫情发生时,人们认为经济不好是因为封控措施,当疫情结束后,还能继续投资。但是封控措施放开后,经济发展未见起色。原本有投资欲望的商人突然躺平。
北京网络评论人士赵先生表示,目前北京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包括大学生,甚至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都失业,形势非常严峻。
他说,“富士康都在逐步撤离,国内民营企业那些上了富豪榜的也跑了,没有投资信心了,所有的中小企业老板全都躺平了。北京地区今年毕业的硕士超过本科,都面临就业问题,找不到工作。一个世代结束了。”
人心动荡都想移民
自2000年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零售市场晴雨表之一的化妆品销售,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意味著内需、就业、交易、大宗商品销售都出现大幅下滑。
自由亚洲报导,一位要求匿名的资深进出口贸易海运商表示,目前中国的经济有问题,第一线的营运者都有切身的感受,但在一些经济数据上却显现耐人寻味的变动,他认为,中共官方试图以放水支撑楼市,及大搞基建拉动就业。
但在中国城镇住房超3.6亿套的消息传出之后,放水救地产能否持续,成了大家都在追问的事情。
一位刚辞职转投移民领域的前国有房企高管匿名表示,政府挽救经济黔驴技穷,唯有继续吹胀地产泡沫。她表示,刚刚听到消息,就是国资的这个体系下来的,现在中国主要的财政收入45%以上,还是要依靠房地产,所以“放水救地产”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国除了土地可以卖,还有甚么可做的?这样下去的话,迟早还是要暴雷。她透露,习近平连任之后,国内中产阶级人心动荡,都想移民,包括她自己也已加入移民大军。
责任编辑:林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