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3年9月26日】(本台記者王倩、李慧採訪報導) 中國房地產巨頭最近負面消息不斷,深陷巨大債務危機的中國恆大,日前宣布取消了一項旨在確保自身生存下去的350億美元債務重組計劃。有分析認為,恆大或將迎來大結局。
恆大9月24日發布公告更新境外債務重組信息,公告稱,由於附屬公司恆大地產集團正在被立案調查,無法滿足《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和《企業中長期外債審核登記管理辦法》的要求,因此無法發行新票據。
該消息發布後,恆大當天股價暴跌,截至中午12時香港交易所休市,恆大股價已暴跌25.45%,暫報港幣0.41元(約0.38元人民幣)。
受恆大影響,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房企週一上午普遍偏弱,恆生中國內地產指數(HSMPI)下跌3.7%,個別公司股價也出現暴跌。恆大地產上個月表示,因涉嫌違規披露信息,正接受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調查。
9月22日晚,恆大在提交給證券監管機構的公告中稱,集團銷售情況不如其預期,原定於9月25日和9月26日有關建議重組的相關協議安排會議將不會舉行。恆大還在報告中表示,已開始與包括中資銀行和國際債券持有人在內的債權人就重新談判該計劃進行初步磋商。
《華爾街日報》報導認為,該協議被取消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危機在加深。恆大的生存計劃正在瓦解。如果不能達成新協議,向恆大提供約150億美元貸款的債券持有人可能會要求對該公司進行清算,從而會給本就不振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帶來更大壓力。
中國恆大的股價在公告發布後的第二天開始下跌,使得公司的市值進一步縮水。一些投資者開始對恆大集團的前景產生疑慮,他們開始出售手中的股票,導致股價持續下滑。
然而,中國恆大並未對市場的疑慮做出任何回應,許多投資者和觀察家們開始對中國恆大的未來發展持悲觀態度。
雪上加霜的是,網易公眾號「大小文史觀」引述「某知名媒體人」消息表示,許家印早就已被軟禁,沒有了保鏢,出門都需要報批。
9月16日,恆大金融財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多名高管被抓。
截至7月底,恆大地產未償還的到期債務總額約為2,775億元人民幣(合380億美元),未決訴訟案件達1931起。
目前恆大已是資不抵債。有觀點認為,「許家印即將迎來大結局」。
華爾街日報認為,在這場危機中,中國最大的民營房企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幾十家房企都面臨破產風險。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吳惠林對希望之聲表示:「他們現在很慘,這沒辦法救了。所以說不管是恆大還是什麼樣東西的話(指其他房地產公司),說不定他就會跳樓,後面都變成政府的責任。」
責任編輯:林莉
希望之聲版權所有,未經希望之聲書面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