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2年10月22日】(本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中共二十大党代会明日(10月22日)即将闭幕,而后天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一中全会更受关注,届时新一届中共政治局常委将在中外记者面前亮相。届时李强的排位次序成为观察他是否可能接任总理的重要线索,成为二十大人事变动聚焦点。此外,记者们今天(10月21日)早上突然接到通知,要求采访中共二十大党代会闭幕和一中全会开幕的记者们今明两日每天各做两次核酸检测。
记者突然接到通知 每日须做两次核酸检测
采访中共二十大的记者们10月21日早突然接到通知,明天(10月22日)采访二十大闭幕会及23日中共新任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今明两天要各做两次核酸检测。
据中央社报导,这就是说,想要到现场目睹习近平等7位新一届中共政治局常委亮相的记者们,今明两天早晚需要各做1次,一共要做4次核酸检测,且结果必须都是阴性,后天(10月23日)上午才能如愿以偿。
中共二十大大会突然下达对媒体记者「两天四检」的规定,媒体普遍认为,这应该与北京市近日攀升的疫情有关。
习近平周日将率新一届常委亮相
中共二十大党代会将于明天(10月22日)闭幕,而后天(10月23日)的中共二十大一中全会则更受关注,当天,习近平将率新一届中共常委在北京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路透社报导,目前,观察家们都在猜测,在这个阵容中,谁将会出现,谁将会消失,以及谁会在李克强明年3月退休时接替他,猜测习近平通过任命忠心耿耿的亲信巩固了多少权力。
一些分析家和外交官说,常委会的组成和总理的身份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因为习近平已经摆脱了中共集体领导的传统。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中国问题中心主任本·希尔曼说,新的常委会将会告诉我们,习近平是否只关心下属的忠诚度,还是重视高层意见的多样性。
希尔曼还说,新常委有可能完全由习近平的亲信组成,这将标志着他人权力的巩固,但对中国来说却有很大风险。一群‘唯唯诺诺’高层官员将限制决策所需的信息。
路透社报导说,目前中共七名常委,至少有两名预计将因年龄限制而退休。而华尔街日报和南华早报的报导显示,可能会出现四个空缺,现年67岁的李克强可能是其中之一。
至于下一任总理,尽管67岁的汪洋和59岁的胡春华分别是前副总理和现任副总理,但分析人士认为,按照负责监督经济的传统标准,他们都很合格,但他们并不在习近平的圈子之内。
华尔街日报与南华早报均援引接近中共高层的消息人士报导,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很可能入常,并被认为是总理的主要竞争者。
路透报导指出,李强若被提升为总理将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表明在今年上海为期两个月的疫情封锁虽然备受指责并引发民怨,对习近平的忠诚却非常重要。
另一位被党内观察人士视为晋升候选人的是60岁的丁薛祥,他是习近平的首席秘书和中央办公厅主任,负责管理最高领导人的行政事务。
学者:总理要扛责任、当防火墙 非嫡系任此职或较好
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10月21日接受中央社采访指出,由于中共高层人事资讯非常不透明,在没有特定消息来源的情况下,只能按照经验、规则来判断。
王信贤说,「民主国家是开会决定事情,但在中国是事情定了才开会」。
王信贤分析,李强可能会接国务院常务副总理,这个位子是往后更上一层楼的历练。很多人认为上海今年疫情封控逾2个月对李强是不利的,王信贤说,要从习近平的角度、而非民众角度想这个问题,上海是有2500多万人的国际大城市,长时间封控但不出大乱子,「这到底是功绩还是错误?」更何况,党中央表明「已经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所以李强还是有机会入常。
此外,他认为这样的安排可以让上海市委书记的位子空出来,一直都在中西部历练的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可以去填补,作为未来入常的历练。
至于其他现任常委的去向,王信贤说,按照往例,担任总理的要有副总理的经历,在现任常委中,符合的就是胡春华和汪洋。其中,汪洋在过去5年在民族、涉台等议题上和习近平配合得还不错。
王信贤认为,中国现在几乎是遇到改开以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一定要有全国性经济问题治理能力的人坐这位子,目前习近平的嫡系人马,包括李强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总理是要扛责任、当防火墙,由非嫡系的人来做是否较好?」
至于现任总理李克强,如果他不入常,就循王岐山模式,当国家副主席,保留正国级;如果入常,可能是李鹏模式,当全国人大委员长。王信贤认为,「有例循例,习近平可以减少说服成本」。
责任编辑:林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