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9月4日】(本台记者杨正综合报导)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或将缺席9月9日-10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G20)引发热议,各界纷纷讨论习近平缺席的原因及其影响。
路透社、法新社等多家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导了习近平或将缺席G20峰会的消息,据披露,中共总理李强将代替习近平前往新德里。
北京目前还没有确认这一消息。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月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北京将在适当时候发布有关习近平出访计划的信息。
台湾教授协会会长陈俐甫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访问表示,习近平再传出缺席国际场合,健康可能有问题。
此前,习近平出席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峰会时,曾缺席重要论坛。
陈俐甫说:「可能他健康情况,没有办法一直维持那么正常的状态。这样的话,G20会议就是一个比较大型的,不是他自己可以掌握的,因为会场也不是他可以控制的地方,议程也不是他能掌握的。不像南非双方合议就可以,这
要多方合议的,所以他要避免。」他指出,另一个可能性,就是近年国际会议形成的共识,都是谴责中共破坏台海和南海安定,相信此次G20峰会亦不例外,习近平为免尴尬而不出席。
陈俐甫说:「轻则号召和平希望中国(中共)不要破坏,重则谴责中国(中共)在破坏。所以这次G20一定还是会去讨论要不要发表共同声明,表达谴责。就算没有也会拟出一个共识,倡议台海跟南海和平,这些都是让习近平在元首们之间非常下不了台。」
陈俐甫另外还指出,中共内部存在外交路线之争,共产党还在各方激荡之中,对美关系要怎么样、对俄关系要怎么样都拿不准,他去也没办法讲什么,所以他去没有什么好处。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林柏州对该电台分析,G20的成员国以欧美为主,参与国家大多数也都参与制裁俄罗斯,北京可能在G20的场合会有被孤立的感觉。习近平也怕领袖之间外交互动上,不是其想要的那种形象,当然不会出席。
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李正修则认为,习近平更担心的是出国之后,国内会不会政变?权力会不会被重组?会否有人趁他不在合纵连横把他架空,令他回来以后变成虚位。
习近平首次缺席G20 伤人还是伤己?
习近平若果真缺席,将是中共领导人、也是习近平第一次缺席G20高峰会。有观点认为,这会让轮值主席国印度脸上无光。 《金融时报》引述部分印度观察家说法指,在中印因为边界争议关系紧张之际,中方想要在此时破坏印度出头的场合。
印度智库「阿南达阿斯本中心」(Ananta Aspen Centre)执行长巴格契(Indrani Bagchi)向《金融时报》表示,「中国(中共)一直是几乎所有议题的共识的主要反对力量」。
亲北京的《香港01》报导说,西方舆论都提到这很可能是习近平故意不给莫迪面子,虽然习、莫二人在刚刚过去的南非金砖峰会上有过面对面对话,双方也继续在边境争议问题上进行谈判,但同时中方在金砖峰会还未正式完结时所公布的2023年标准地图,却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标语,将中印有争议的藏南地区纳入领土之中,引来印度外交部对华表达强烈不满;除此之外,由于南非金砖峰会促成金砖国家组织13年来首次扩充,象征著非西方国家组织能力的冒起,也有评论认为习近平不亲身出席包括主要西方国家的G20峰会,是要进一步显示出其抗衡西方主导国际组织的意向,这些分析都不无道理。
报导还提到,在「全球南方」国家的领导地位上,印中两国也确实有国际政治当中的竞争关系。从更根本的角度来看,中、印虽然都有经营全球南方的意志,但两国的进路有著本质上的不同。中方很明显是以一个非西方(按:却未必是反西方)的架构为主轴,但印度则是以将全球南方国家融入有西方参与的架构为念,因此就算习近平缺席G20并非故意不赏面,其背后也代表著其与莫迪截然不同的全球南方愿景。
据美国之音报导,印度一直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并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全球南方」国家的领导者。作为2023年的主办国,新德里峰会的主题是「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同一个未来」。印度制定的议程基本围绕著「全球南方」低收入国家面临的问题,其中包括不可持续的债务、通货膨胀、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印度还与美国、欧洲和日本协调,希望他们能在为期两天的领导人会议上提出解决方案。
除了G20集团的成员国外,印度还邀请非洲联盟成为20国集团的正式成员。另外,还有九个国家将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报导引述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中心南亚问题研究员阿帕娜·庞德(Aparna Pande)指出,习近平的缺席与其说是印度的损失,不如说是中方的损失。 「如果习主席来了,习主席就会展现他的政治家风范。如果习主席不来,习主席不参加在另一个国家举行的峰会,习近平应该是那个看上去不太好的人,我相信这次峰会会进展顺利,你知道,中国(中共)外长(应为中共总理)很可能会出席,就像俄罗斯外长也会出席一样。我不认为印度面临任何问题,也不认为印度的外交影响力下降。」
庞德认为,习近平参加与否都不会影响本次峰会的成功以及印度要推进的议程。她相信,印度的外交影响力会因为这次峰会而增加。
「全球南方国家也会在那里。G20的一些国家属于全球南方国家。九个观察员国,其中七个是全球南方国家。非洲联盟是全球南方。所以他们所有人都会在那里。除了中国和俄罗斯,这将是七国集团国家加上全球南方的组合。这将是莫迪总理的舞台,他将展示印度在过去九个月担任G20主席国所取得的成就、印度在经济方面提供的服务、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气候融资、债务重组、贸易、投资、技术。南方国家、美国及其合作伙伴和盟友都在这里,他们欢迎印度日益增长的外交影响力。」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美印政策研究项目高级顾问兼主席理查德·罗索(Richard Rossow)则表示,与中方相比,要成为全球南方的领导者,印度目前缺乏肥厚的「支票本」,即足够的资源。
「我认为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钱确实是万能的。他们有的有国内选民,有的可能没有,也许这不是一个民主国家,而是一个极权主义领导人。无论哪种情况,如果有国内选民和投票,他们希望看到中国有能力提供资金的开发项目。如果你有一个专制的领导者,有时这些钱最终会落入他们或家人和朋友的口袋里。我们在其他地区也看到过这种情况。因此,没有钱,与其他国家维持关系,使其持续下去的确很难。」
但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研究与外交政策副会长哈什·庞特(Harsh Pant)和哈德逊研究所的庞德对美国之音分析,印度拥有中共所没有的优势。
庞德说:「印度在全球南方国家中深受尊重。印度不被视为任何集团的一部分。它不属于冷战时期任何集团的一部分。尽管它与美国有著非常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但它并不是美国的安全盟友。因此,南方国家将印度视为一个公正、客观的国家。」
庞特表示,与中共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关系日趋紧张不同,印度可以在南方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能够代表全球南方与西方密切协调。虽然与中方相比,印度的资源不够,但是印度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一起,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不同于中方的替代方案。
德国总理舒尔茨09月01日接受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访问时也表示,虽然中俄领导人不出席G20高峰会,但是这场会议仍然很重要。
不过,也有知情人士对《路透社》表示,习近平不太可能缺席,否则会是他上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没有出席G20,将更突显中印两国的紧张关系。
报道还说,美国总统拜登于华盛顿向记者表示,希望习近平参加G20。但他未有具体表明希望双方会进行场边会议。
白宫官员8月31日表示,总统拜登「并未规划」在峰会和习近平进行场边会议;反而11月在旧金山市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袖会议较有可能碰面,但尚无细节。
林柏州则对《自由亚洲》表示,香港特首李家超遭美制裁被拒绝出席APEC会议,外界认为,此举连带会影响到习近平赴美出席的意愿,使得APEC外的「拜习会」也充满不确定因素。
责任编辑:林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