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1年12月8日】(本台记者柳芳礼综合报导)业界知情人士指出,中国地产巨头恒大公司没能够在12月7日支付两笔共计价值 8,250 万美元的债券利息,这两笔债务原定于 11 月 6 日到期,30 天的宽限期已经结束。这可能会引发恒大公司的交叉债务违约,将公司推向巨大规模的债务重组。
在上周,广东省政府宣布派遣工作组进驻恒大,帮助解决公司的巨大债务问题。外国分析师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拥有25年历史的恒大公司走向违约的前奏。《华尔街日报》指出,在本周,恒大旗下景程有限公司发布的债券未得到付款,在债券持有者发送违约涵后,恒大可能会记录首次离岸公共债券违约。在这之前,恒大与创始人许家印通过出售资产避免了多次违约问题,但是,接连不断的债务问题让恒大捉襟见肘。
资深评论人士唐靖远对希望之声说,恒大再次面临违约危机,显示出恒大目前自身的运营方式根本无法解决债务问题。加上此前恒大在上周五晚间声明未能履行2.6亿美元债的担保责任,这些迹像都显示出,恒大已经在庞大的债务危机面前准备选择“躺平”,迫使中共官方不得不紧急介入。恒大最新的违约,可能会加速其重组的过程,但中共可能会采取把一个大雷拆分成多个小雷的方式来降低风险,让恒大慢性倒下,同时把大部分损失尽量转嫁分摊到大量消费者、投资者的头上。
唐靖远认为,恒大在当前疑似“躺平”的举动,不排除与冬奥会的形势有关。冬奥会是中共当前最大的政治工程,政府往往对此是要求不惜一切代价维稳的,如果恒大在此时暴雷躺下,引发经济层面的动荡,冲击到了冬奥会,连地方政府可能都会被政治追责,这可能是广东地方政府为什么如此紧张,第一时间介入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恒大可能利用了冬奥会的敏感态势,来为自己博取一条相对有利的出路。而对中共来说,比起恒大暴雷冲击金融系统的风险,对一批韭菜草民进行维稳要容易很多,所以当局可能倾向于让国内分摊承担恒大的债务风险。
责任编辑:詹妮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