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10月11日】(本台记者唐䜣综合报导) 俄乌战争未歇,却爆发另一场以巴战争,国际高度关注。俄罗斯声称西方援乌武器落入哈马斯手中,基辅痛批俄国是「作贼喊抓贼」。俄国借此发动大量资讯战打击乌克兰士气,美国驻北约特使重申,不会影响对乌克兰援助。美国要同时支援两个战线,传白宫考虑将乌克兰、以色列援助案捆绑,以增加国会通过机会。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指出,全球「4大火药库」已2个引爆,必须防止剩下的火药库爆炸。有爆料指出,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的全球「点火计划」,酿成此次以巴战火。法国资深记者投书指出,俄乌战、以巴战和台海危机,共同目的皆为瘫痪民主,以独裁政权取代。英国指出,明年3月俄国总统大选前,军方动员可能性很低。
泽连斯基访问邻国罗马尼亚 俄乌开战后首次
据法新社报导,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10月10日在社群媒体上表示,抵达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将与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Klaus Iohannis)会谈,并强化我们的睦邻友好关系。
这是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泽连斯基首次造访邻国罗马尼亚。
泽连斯基还说,两人将讨论「推进安全合作」。
俄罗斯自从退出黑海谷物协议后,便持续强力空袭拥有重要谷物出口设备的乌克兰南部地区敖德萨州,与罗马尼亚接壤的多瑙河港口。对乌克兰出口谷物而言,罗马尼亚的地位已变得不可或缺。
罗马尼亚是北约组织(NATO)成员国,但9月至少3次在与乌克兰的交界地带,发现俄罗斯攻击无人机的残骸,这恐怕有引爆北约与俄罗斯冲突的危险,随后布加勒斯特采取了新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多瑙河附近的平民。
约翰尼斯9月21日表示,虽然袭击并非故意针对罗马尼亚,但情况仍然「不可接受」。
俄声称西方援乌武器落入哈马斯手中 基辅痛批「作贼喊抓贼」
据俄国卫星通讯社报导,针对部分美国共和党议员希望削减对乌克兰援助,并增加对台湾援助的相关报导,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10月9日声称,巴勒斯坦人袭击以色列南部时使用的武器,部分可能来自乌克兰。
佩斯科夫说:「同样显而易见的是,西方国家运往乌克兰的数十万吨武器并没有完全留在那里,其中一些武器被世界各地的军火大亨出售,顺便说一句,这些武器会给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带来致命危险。」
据他介绍,以色列拥有一切必要的情报基础设施来找出各种武器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等待专业、准确的资讯。」
被称为「俄版女战狼」的俄国外交部发言人札哈萝娃(Maria Zakharova)9日在Telegram社群平台发文写道,1年半前,俄国外交部已警告国际社会,供应给基辅的美国武器正散落到黑市。她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乌克兰的腐败以及华盛顿和基辅之间的腐败链。
对此,《乌克兰真理报》9日则报导,根据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GUR)掌握的情报,俄罗斯占领者向哈马斯(Hamas)武装分子,提供了他们在乌克兰战场缴获的美国和欧盟国家制造的武器,准备嫁祸栽赃乌克兰,以影响盟国态度及西方武器供应。
GUR指出,俄罗斯计划的下一步应该是对乌克兰军方的虚假指控,指控其定期向恐怖分子出售西方武器。
以巴战争爆发 俄发动大量资讯战打击乌士气 美驻北约特使:不会影响援乌
事实上,突然爆发的以巴战争,外界倾向认为对俄罗斯有利,包括莫斯科当局。俄国知名电视主持人马丹(Sergey Mardan)声称,俄罗斯将从以巴冲突升级中得利,西方会暂时将注意力从乌克兰身上移开,忙于扑灭中东战火。此外,俄罗斯前总统、现任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维杰夫(Dmitry Medvedev)也声称,美国及其盟友应该「专注」在「以巴解决方案」,而不是「干涉」俄国事务和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ISW)8日指出,在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7日突袭以色列后,俄罗斯大肆宣传反对西方干涉乌克兰的言论,企图削弱各方对乌克兰的支持;设法透过声称乌克兰将失去国际支持,来打击乌克兰的士气;并向俄国人民保证,国际社会注意力将转向中东危机,不再关注乌克兰。
面对俄罗斯发动的大量宣传资讯战,据法新社报导,美国驻北约大使史密斯(Julianne Smith)10日向媒体表示,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援助,但此举并不会影响到对乌克兰的军援。她说:「有关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援是否会以对乌克兰的援助作为代价的这个问题,我们预估在这方面不会有任何重大挑战。」
史密斯接著说:「我认为美国将能够继续专注于我们的伙伴关系和对以色列安全的承诺,同时履行我们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承诺。」
支持乌克兰的西方各国代表11日将齐聚北约总部布鲁塞尔(Brussels),讨论对于乌克兰的军援。史密斯指出:「我预测军援重点主要集中在防空和弹药上,不过乌克兰无疑会提出其他各种要求。」
增加国会通过机会 传白宫考虑将乌克兰、以色列援助案捆绑
据《华盛顿邮报》引述2名行政部门高层透露,白宫考虑将援助乌克兰经费夹带进给以色列的紧急援助,盼增加国会放行机会,但尚未决定。
美国政府新增的援助乌克兰预算,因部分共和党国会议员反对而卡关。报导说,有官员认为这么做其实合理,因为这能让坚决反对继续援乌、却又大力支持以色列的共和党极右派难以施力。虽然共和党内对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经援助分歧严重,但却几乎一致支持帮助以色列。
白宫国家安全会议(NSC)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不愿说明白宫是否会将两笔援助捆绑,只说「我们认为这两者都很重要」。
同对支持援乌及援以的共和党籍众议员龚萨雷兹(Tony Gonzales)表示,他看不出两者打包有何不妥,尤其国会希望赶在下个预算大限前同时顾及这两边。
不过众议院共和党第3号人物、纽约州众议员斯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9日表示,绝不同意两笔援助一起打包,还说共和党在众议院有足够通过纯粹援助以色列的票数,届时民主党掌控的参议院也有尽速通过、别偷渡援乌节外生枝的压力。
《华邮》认为其实白宫想推动何种援助方式,目前都卡在众议院没有议长、无法处理重大议案的窘境。众议院内共和党强硬派上周成功推动表决,将自家的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拉下马。
根据目前众议院的规则,必须等选出新议长才能批准任何援外法案包裹。众议院目前预定10日改选新议长,但不确定届时是否顺利。有国会助理表示,众议院其实可以先表决应否赋予暂代议长的众议员麦亨利(Patrick T. McHenry)临时权限,好让他主持法案表决。
矢板明夫:全球「4大火药库」已爆2个 须防止剩下的火药库爆炸
以巴冲突升级为战争,引发国际高度关注。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9日在脸书表示,现在全世界俨然分成2大阵营,美国、日本、欧洲主要国家和台湾纷纷谴责暴力,坚定站在以色列这边;而伊拉克、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在支持哈马斯,中国和俄罗斯表面上虽要求双方克制,但实际上是暗中支持哈马斯。
他接著提到,中共发表的声明竟然说「要平息以巴双方冲突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中方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国际社会也应加大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投入,推动以巴双方早日恢复和谈」。惨剧刚刚发生,竟然不谴责暴力,还说支持加害者建立自己的国家。这种说法,几乎等于为屠杀平民的恐怖份子撑腰。
矢板明夫表示,今天的世界上有「4个火药库」,俄罗斯和乌克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中共和台湾、朝鲜和韩国,「都是独裁与自由、野蛮与文明的对立。现在已经连续引爆了两个。全世界热爱自由民主的人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支持正义、早日让战争结束,同时,也要防止剩下的两个火药库爆炸。」
爆料:习近平全球「点火计划」酿以巴战火
国际社会纷纷探寻军事实力远不如以色列的哈马斯,10月7日为何敢于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攻击?《华尔街日报》8日报导,哈马斯此次突袭重创以色列,背后是由伊朗协助策划,目标是破坏美国斡旋以色列和沙乌地阿拉伯关系正常化的成果。美国9日表示,伊朗是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同谋,不过也补充说,没有情报或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伊朗不承认以色列,长期为哈马斯提供财政支持。不过伊朗当局10日否认参与此次攻击,但为哈马斯的突袭行动叫好。
哈马斯承认此次行动背后有强力支持,而伊朗与中共的关系非同一般,双方缔结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1年,中共还与伊朗签署了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计划协议」,中方将对伊朗提供数十亿美元投资,以加强两国军事和安全合作。有分析质疑这次幕后黑手其实是中共,北京正操作一场间接的「代理人战争」,目的是分散美国围堵中共的力量。更有自媒体人爆料: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是习近平「点火计划」的一环。
印度媒体news18.com报导说,根据情报机构的评估,俄罗斯、中共和伊朗在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大规模袭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评估指出,虽然伊朗向哈马斯提供公开训练和政治支持,而中共的技术是这次袭击的关键。
报导说,一个主要问题是哈马斯积累了数千枚火箭弹,却没有被发现,以色列的盟友为何也未能提供情报?消息人士称,中共特洛伊木马被用来破坏每个系统,以便哈马斯成员可以突破边界,进入以色列。
2021年8月10日,美国网络安全公司「火眼」(FireEye)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与以色列军方合作进行的最新研究发现,怀疑是来自中国的某间谍集团「UNC215」利用远程桌面协议(RDP),从受信任的第三方窃取信任凭据后,侵入以色列的政府网络。
另外,印度多家媒体在9日纷纷报导了自媒体人曾铮(Jennifer Zeng)的爆料: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是习近平「点火计划」的一环。
曾铮透露,今年3月中共两会期间,习近平指示军方拟定对台湾军事行动计划,并要求国家安全部制定「点火计划」,配合对台湾的军事行动。但军方对攻打台湾并不积极,认为时机未到,不宜轻启战端。这些反对意见惹恼习近平,导致了后来的整肃。而习近平信任的国家安全部长陈一新则积极支持习的「点火计划」。结果,中共国安部在全世界制造冲突,转移西方国家的注意力,试图掩护对台湾的军事行动。
今年9月25日,前大陆媒体人赵兰健爆料说,习近平正在酝酿一个「大怪招」。网友猜测,这个「点火计划」可能就是赵兰健说的「大怪招」。
法资深记者:俄乌战、以巴战和台海危机 皆为瘫痪民主、以独裁政权取代
据中央社报导,法国资深财经记者塞维斯特(Jean-Marc Sylvestre)9日在新闻网站Atlantico投书指出,自21世纪初起频繁出现的全球冲突,不论是哈马斯突袭以色列、俄乌战争及台海危机的共同性就是企图攻击民主政体、破坏私有资本主义,并以独裁政权取而代之。
曾任法国电视1台(TF1)财经新闻主管的记者塞维斯特指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试图重新打造过去苏维埃帝国;中共一心梦想著并吞台湾;伊朗尽可能的想将伊斯兰独裁政权输出至各地;巴勒斯坦则是透过哈马斯与其他伊斯兰恐怖主义团体,重启对以色列的某种圣战。
塞维斯特说,这些攻击行动借口有很多:宗教、族群、文化等,但只有一个目标:颠覆民主政治,并以宗教或无神的独裁者取而代之。
「也就是以武力强加极权与道德秩序…这些都是为了有利于那些搜刮所有财富、以武力和贪腐统治再分配体制的绝对寡头」。
虽然程度不同且分配不均,但目前全球3分之2人口生活在民主政治与私有资本主义之中。而不愿财富再分配的极权国家将权力越抓越紧,以避免人民起义与政权不稳。
他写道:「无法提供进步的独裁者,将西方塑造为攻击的头号敌人。对抗民主的势力逐渐壮大,因为极权政体带来的威胁激起了相当民粹主义的反动势力,而民主国家容忍各种言论。这是民主政体的美德,但若遭受攻击,却也是其弱点之一。」
塞维斯特表示,极权政体都企图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为当权者制造财富,「但没有民主,他们无法以有益全体的方式再进行财富分配,以至于掣肘自己的体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为「一种由国家拥有或控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施行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拥有由国家政府控制的经济,整个国家可视作一个庞大的公司。
他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只能倚靠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财富则被掌权寡头没收,花在维护一支没有效率的军队上。
接著他对准中共,指出「中国接受全球资本主义,但也只能靠成为全球工厂以求发展;简言之,中国透过低廉的人力获得利多」。
塞维斯特接著说:「随著科技发展,中国人民逐渐发现需要自由才能更加有效率,例如在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期间。北京选择全面封城,而非告知真实情况。中国还告诉民众西方是敌人,已四处渗透,尤其在台湾」。
他指出,以色列再次成为阿拉伯国家的目标,当然有宗教与族群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以色列是该区唯一真正的民主国家」。
最后塞维斯特分析,极权国家不理解自由能催生竞争,竞争能推动进步发展;而自由需要由民主政体来维护。
英国指明年3月俄国总统大选前动员可能性很低
据《基辅独立报》报导,英国国防部10月10日表示,在2024年3月即将举行的总统大选之前,俄罗斯进行新一轮动员的可能性很低,因为克里姆林宫的目标是在选举前「尽量减少不受欢迎的政策举措」,尽管俄罗斯的选举受到严格控制,但它们仍然是「政治合法化的核心工具」。
前几轮动员导致数十万(可能超过一百万)俄罗斯人逃离该国,以避免被征召入伍,并在俄国引发了抗议和不满。
迄今为止,俄罗斯并没有正式呼吁新一轮动员,而是试图激励民众加入志愿军,还试图透过提供快速公民身份,以招募外国人加入俄军,比如国家正陷入严重贫困的古巴人,还有剥削在俄罗斯的中亚移民工人。
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尚未正式宣布将寻求连任,但外界猜测他将在11月的某个时候正式宣布。
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候选人是否会在名义上参加总统竞选,但如果普京决定参选,他的胜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倡导国际民主的非营利组织自由之家,针对2022年俄罗斯政治自由度表示,「俄罗斯从未经历过敌对团体之间权力的民主转移,」任何有意义的反对派都无法获得赢得选举的公平机会,从而形成「一个集中在普京总统手中的独裁政治体系」。
相关新闻:
俄乌战况:「暗杀普京」引内部大清洗 卫星照曝朝鲜正转运军火 俄欲重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以巴战恐增欧难民潮及全球经济问题
最新战况:普京扬言恢复核试 她恐吓西伯利亚上空引爆核武 泽连斯基示警俄2028恐进犯他国 普里格津死于手榴弹?
最新战况:俄火箭攻杂货店 拟对黑海运粮民船布雷 乌奇袭令黑海舰队大撤退 美截获大批伊朗弹药转乌 三大油气中企被乌制裁
责任编辑:林莉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