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8月17日】(本台记者杨正综合报导) 中共当局近来强力推动医药反腐,内部人士爆,这导致医生轮番休假,到点下班,手术量大减。分析指,医药反腐最后的代价是患者们的健康和生命,并指出其它赚钱的公共机构现在也应该瑟瑟发抖了。
陆媒《时代周报》报导,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生李威(化名)披露,最近医生都不愿意做手术;华南某省会城市三甲医院医生也指出,医院的骨科、眼科手术量大幅下降,原本可做可不做的手术,现在一律不做。
这名三甲医院医生表示,现在医院内部控管严格,往往一台手术下来,医生「挣的还没被罚的多」。再加上骨科和心脏内科使用的耗材和药品量大,现在查得严,医生做个手术「畏手畏脚」,也害怕出错。
这名医生透露,如今各医院都有调查组进驻,审计帐目、巡查院内,而一些科部的医生最近因此轮番休假,按时下班,这在之前十分罕见。

知名自媒体人文昭日前在其视频节目中指出,中国的医生工资相较加拿大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有的县级医院的医生表示,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四千元人民币,和东部省份在电子工厂打工的工人差不多少。这也就意味著中国的医生们高度依赖各种隐形收入,才能够配得上自己的精英身份。如果让医生们的收入只比当地社会的平均收入略高一些,让他们的职业优越感、安全感只是略多一点儿,那当然就会降低医生这个职业在中国的吸引力,代价就是得缩短医科学院的医生受教育的时间,缩短他们的见习时间,让大量缺少经验的二把刀医生走上手术台,最后的代价当然是患者们的健康和生命。
他指出,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体系的时候,简单的锤爆都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原中共党校教授蔡霞在《议报》发文指,所谓反对医疗行业的腐败,这是用极恶劣的权力暴力道德败坏行为毁灭医疗行业技术精英,摧毁中国医疗行业。
文章表示,中国从官场到各个行业,普遍的腐败与道德沦丧,早已经是人尽皆知。真要反腐败,应该先拿极权制度开刀。
首先是公开透明官员财产,从7常委开始;其次是限制权力,用民主法治制约权力,开放新闻自由、言论自由; 第三是司法独立,实行法治。然而,习当局绝口不提制度问题,绝口不提结构性改革,只拿人开刀。这是把所有人都当作保住极权统治的人质与替罪羊。
据中央社报导,北京、安徽、江西、内蒙古等地的省、市级卫健委及医院近日纷纷设立「廉政帐户」,「鼓励」医务人员上缴非法所得。其中《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规范使用廉洁帐户的通知》称,北京市设置的「廉洁帐户」,适用范围包括市、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违规收受,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无法退回或不便退回的礼金及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贵重物品等折价款。
文件指出,缴款时可实名或匿名填写「北京银行现金进帐单」。如实名缴款,可在备注栏写明姓名、所在单位、折价等相关讯息。而各单位收到相关人员上缴的款项,应及时全额存入「廉洁帐户」,不得截留、挪用。
文件还强调,「廉洁帐户」实行保密管理,各有关单位应对缴款人姓名、缴款数额等讯息予以保密。
网民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留言说,「国库亏空为填补亏空就会大家退钱不追究……」;「没钱了,大家把灰色收入交一交,顶罪」。
文昭也认为,当局捶爆医药业动机就是单纯的割韭菜,并指出既然韭菜都已经割到医院了,那政府所管理的所谓公共事业部门是不是接下来一个一个都要被点名呢?比如公立学校,包括大学,有赚钱的和赚钱多的这些机构的负责人,那些学区好的中小学,还有很多大学的校长、招生办主任,现在就应该两腿发抖了。
责任编辑:林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