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10月10日】(本台记者杨正综合报导) 中共党媒《人民日报》呼吁民众不要叫穷、哭惨,引来网民批评、嘲讽。
自由亚洲电台10月10日报道,《人民日报》日前在其客户端“每日阅读”栏目发文称,“尽量不要说烦死了、累死了、完了这样的词汇。叫穷、哭惨,把自己的苦难跟别人讲,不仅得不到帮助,还被人轻视,而且越讲越走不出来。”还说“要多说没事、问题不大、可以搞定、一切都会好的。语言是有能量的,也会提升运势。要记住,语言是有力量的!留一句‘我很好,与过去的不好和解,你将越来越顺。”
这些言论引来网民批评、嘲讽。网民“看它们猖狂到几时”嘲讽道,饿着肚子的必须说吃饱了,工作12个小时得说我还能再干12小时,没衣服穿得说怕热所以不穿,快渴死了得说不爱喝水。
公众号“三色”发文表示,《人民日报》频频抛出“雷人”的观点和“不切实际”的想法。文章表示,遇到问题有些人就是想要通过倾诉寻找答案,通过沟通来解决内心的压力,这并不意味着把问题抛给别人,也不认为是会将负能量传播给他人,如果每个人都将烦心事烂在肚子里,那社会中的每个人是否太过压抑和痛苦了。对于苦难,我们应该想办法去解决,总结和反思发生问题的本质,而不是自我催眠,通过美化苦难来提升精气神,进而掩盖事情的真相。
湖南教师李女士对自由亚洲表示,《人民日报》在“文革”时期说假话、大话和空话,现在又要求民众不要抱怨日子过得不好,这违背了基本伦理和常识。
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复苏乏力,青年失业率一路攀升,6月份达到21%后,官方不敢再公布这一数据。中年人的日子也不好过,35岁魔咒(一过了35岁就很难找到工作)、星巴克挤满了失业的中年人等话题陆续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大量失业导致很多贷款买房的人被迫断供。日前陆媒报道,有个人首付40多万元买了一套150万的房子,断供后,不仅房子没有了、首付没有了,还欠银行34万元,再加上之前的月供,损失高达90万元。
经济不景气加上当局的政策,也使很多房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相继爆雷或处于爆雷的边缘,留下大量烂尾楼。据陆媒报道,仅恒大一家就制造了600万烂尾楼苦主。
其中一位59岁的业主对BBC说:“我把养老的钱放进去,未来30年还每月把工资交出去,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
“一想到这里,我就哭,难受,感觉对不起儿子,也对不起自己。我儿子以后怎么办,怎么结婚?我还不敢告诉身边的邻居和同事,怕他们可怜我们,嘲笑我们,我这么大年纪了,不该这个样子”。
武汉居民方女士对自由亚洲说,她周围的人过得很艰难,发牢骚无可厚非。官媒既然不为百姓提供帮助,也没必要堵住民众的嘴巴。她说:“现在活得都不容易啊。我觉得百姓发泄一下还是蛮好的,干脆让他们把人家的嘴巴缝上算了,不要讲话了。他们讲这种话的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吃喝都不愁的。
责任编辑:林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