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5年2月14日】(本台记者李慧综合报导) 旅澳中国问题专家袁红冰近日在接受《大纪元》专访时披露,中共外交部长王毅和国台办主任宋涛因判断失误,遭到习近平严厉斥责,中共高层的内部氛围紧张。
北京官场的「耳语」
北京官场中经常流传一些「耳语」,通常指官员圈内未经正式公布的信息、传闻或小道消息。这些信息可能涉及人事变动、政策风向、权力斗争或腐败案件,虽然未必准确,但往往反映出中共体制内部的政治动态。袁红冰表示,这次关于王毅和宋涛的消息,可能是体制内不满习近平的人故意泄露出来。
王毅判断失误 习近平被坑
王毅认为美国总统川普是一个商人,跟他是可以搞交易的。因此,习近平制定了「既斗争又交易」的外交策略。然而,川普上台后,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与中共交易的意愿,反而在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各方面对中共展开全面对抗。
首先是巴拿马运河问题。川普阻止了中共控制巴拿马运河国际水道的企图,巴拿马迅速退出「一带一路」,并开始调查李嘉诚所承包的港口公司账务。
其次是中东局势。伊朗在川普政府的施压下出现退缩迹象,甚至表现出向美国示好的趋势。
还有格林兰岛。川普明确表示要控制格林兰岛,以阻止中共在北极地区的军事扩张。中共已在格林兰岛投入大量资金,试图通过所谓的科学考察站进行军事渗透,但川普的策略直接打破了这一计划。
而川普占领格林兰岛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领土扩张,它就是针对中共暴政的北极战略的。
经济政策:川普上台后,对中共、墨西哥、加拿大三国加征关税。墨西哥和加拿大选择妥协,而中共则推出了反制措施,成为美国的主要目标,表明川普并无意与中共进行任何实质性的交易,更没有可能跟中共进行以台湾为筹码的交易。
日本首相访美事件
王毅曾向习近平保证,日本首相石破茂会借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之机访华。然而,石破茂不仅没有出席亚冬会,反而选择在2月7日前往华盛顿,与川普举行了首次会晤。这次会谈旨在加强美日同盟,讨论安全保障、经济合作及对华政策等议题。美日随后发布联合声明,更是承诺深化防卫及贸易合作。
这一外交挫折使习近平极为愤怒,认为王毅的外交策略严重失误,损害了中共对日本的影响力。
俄乌战争调停失策
习近平根据王毅的建议,将调停俄乌战争作为外交重点。习要求实现美国、俄罗斯和中共一起在中国举行一次结束俄乌战争的关键性谈判。
然而,川普在处理俄乌问题上采取独立行动,并未让中共介入调停。结果,中共在俄乌战局中的影响力被边缘化,使习近平在国际事务上的布局完全落空。这一重大失误加剧了习近平对王毅的不满。
台立法院局势失控
宋涛因台湾问题遭痛斥。作为中共中央国台办主任,宋涛负责对台事务。然而,面对台湾内部掀起的「大罢免行动」,宋涛所领导的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基本上无能为力。
近期,台湾立法院掀起大规模罢免风潮,由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发起,针对国民党籍立委展开罢免行动。截至2月初,已有近20项罢免案的第一阶段联署达标,表明该行动在台湾政坛引发广泛关注。
习近平曾指示国台办通过「毁宪乱政」策略干扰台湾立法院,削弱中华民国(台湾)总统赖清德的行政效率。
袁红冰说,台湾社会中蕴藏著强大的反制中共暴政渗透的力量。这次「大罢免行动」,就是针对中共在台立法院所收买的台奸立委的。是整个台湾社会的一次政治觉醒。也相当于习和中共对台统战部门花了天文数字的金钱,在立法院所收买的立委面临著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大罢免行动」如果继续下去的话,有可能使国民党彻底地丧失在未来在台湾执政的可能性。
紧急拨款应对危机
由于形势失控,习近平震怒,认为宋涛在对台策略上严重失职。为挽回局势,习近平紧急拨出两项特别资金,指示国台办通过台商直接向面临罢免的国民党立委输送资金。同时,他要求动员中共长期在台培植的统战力量,以遏制罢免行动的持续发展。
王毅与宋涛的失策,使习近平在国际外交及对台政策上连遭重挫。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揭示了中共内部的政策失误,也反映出习近平在川普政府的强势对抗下陷入困境。北京官场的「耳语」显示,习近平对核心团队的信任正在受到挑战,而未来的中共高层权力斗争或将愈发激烈。
中共统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骗。维持大面积的对华广播不断传递真相,就是持续地给中国注入希望。希望之声诚邀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欢迎点击了解详情。
责任编辑:林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