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关注自己心脑血管健康(资料图片:pixabay)
很多人眼里,血管堵塞、脑出血、心梗都发生在中老年身上,
但现如今这类病更喜欢“嫩的”血管……
年轻人玩网游长期熬夜(资料图片:pixabay)
22岁小吴是一名大学生,唯一的喜好就是打网游,
近期很火的网游“王者荣耀”把小吴迷得“神魂颠倒”、“昼夜不分”,经常独自一人去网吧通宵玩游戏。
小吴连续2周泡在网吧,在昨天凌晨3点多小吴突然感觉到胸剧痛,浑身大汗,四肢发冷,网吧网管看到立刻拨打了120,医生赶到现场,怀疑是心梗,医生立刻给患者做了心电图,初步确诊是心梗,暂时没有室颤发生。
医生立刻将患者送到医院抢救室,刚放到抢救室床上,小吴的心跳骤然下降,医生紧急给小吴做了心肺复苏、胸部按压、并做了电除颤、肾上腺素注射……暂且小吴的心跳恢复了。
在此情况下没有家人陪在小吴身边,只有两个室友,心急如焚。此时医生要给小吴做心脏造影,结果发现确诊是心梗,必须立即做搭桥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但在进手术室后,小吴在手术没开始前,连续发生2次室颤,医生又一次进行心肺复苏、除颤、肾上腺素注射,抢救了30分钟后,心脏跳动依旧没有,完全停止了跳动。
医生提醒:急性心肌梗死最佳抢救时间是在发病后6小时内,最晚不超过12小时;做心肺复苏30分钟没有恢复自主心跳,按医学规定可是为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连续的熬夜加之喝酒吸烟会造成突发心梗(资料图片:pixabay)
后来医生了解到,小吴是连续在网吧熬夜打了半个月的游戏,导致突发心梗。
医生说,“很多人在网吧熬夜打游戏对身体损伤不仅仅是熬夜方面的伤害,打游戏的人几乎都会时不时的吸烟、喝点酒提提神,很少会喝水,这样就会增加对心脏的伤害,严重者就会导致悲剧发生。”
当心脏血管被堵塞时,会发生心绞痛,严重会导致心梗。
血管输送身体血液、氧气和其它营养成分,包括“垃圾”,即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血管就相当于是家中的水管,长期使用就会导致水管内出现水垢,久而久之会出现堵塞情况,同样血管也是如此,血管本来是有弹性的,经常使用后就会导致血管壁硬化、从而易形成血栓,严重会出现堵塞。
全身血流通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资料图片:pixabay)
血管最怕的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血管怕“累”,少熬夜、作息规律
血管怕“累”,因为长时间熬夜会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促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1倍。
熬夜工作,作息时间无规律伤害血管健康(资料图片:pixabay)
建议,每天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少熬夜,作息规律为宜。但对于有特殊情况的人来说,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休息好,但对于手机控、熬夜族就要警惕了,要知道:保护好血管,就是延长生命!
第二件事,血管怕“咸”,低盐饮食,控制好血压
国外研究发现,吃完含盐量多的食物,短短30分钟后就会对血管扩张能力造成影响,容易导致心脏受伤。即便原来血压正常,食盐摄入过多,也会迅速对血管产生伤害。
根据《中国膳食居民宝塔》2015版中成人每人每天盐推荐摄入量不超过6g(包括酱油、蚝油、生抽、老抽中的盐分),而高血压患者建议每人每天食用盐推荐量不超过3g。
控盐对血压稳定有很大的帮助(资料图片:pixabay)
引申:
正常情况下,心脏通过血管泵出血液时会产生一氧化氮(NO),可使血管放松、顺畅血流。而食盐和脂肪会阻碍一氧化氮的释放,妨碍血管的扩张能力,增加患动脉硬化的风险。
第三件事,血管怕“硬”,尤其是动脉硬化
正常人的血管是有弹性的,但因人们长期不良习惯的影响会使血管壁变厚、增加硬化的危险,尤其是吸烟的坏习惯。
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戒烟,饭后吸烟对身体伤害更大(图片:Pixabay)
吸烟是导致血管发生故障的元凶之一,哪怕你身体再好,即使吸烟不多,10年后都会出现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而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
第四件事,血管怕“脂”,荤素搭配,切记高油脂
高油脂的饮食会增加身体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量,促使血管中低胆固醇脂蛋白(坏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好的)含量减少,从而增加血栓的形成的条件。
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是饮食的好习惯(资料图片:pixabay)
建议,荤素搭配,少油、少糖饮食,不仅满足身体营养,还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每顿饭控制在八分饱——吃得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饭后血液更多聚集在胃部消化,大脑易处于缺氧状态;吃得过少,又满足不了身体营养需求。
影响心血管健康的生活习惯
1、饭后立即吸烟
饭后抽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
原因: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加快,致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被吸收,损害肝脏、大脑及心脏血管。
吸烟的人切记,“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是“骗人”的,一时爽,会促使遗憾终身!
2、饭后立即睡觉
刚吃了饭,胃内充满食物,消化系统正处于“运动状态”,若在这个时候睡觉会增加胃的消化压力,不利于食物的吸收。同时,饭后脑部供血不足,如果饭后立即睡觉,很容易因大脑局部供血不足而导致中风发生。
且入睡后,人体新陈代谢率降低,摄入食物中所含热量转变为脂肪更容易使人发胖,也会增加患血管疾病的危险。
3、睡觉前吃夜宵
很多人睡觉前,喜欢玩玩手机,身边再放点吃的,不知不觉自己都不知道吃了多少食物;尤其不要睡前喝酒,酒精会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加即将“入睡状态”下的心脏的工作量,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睡前不吃宵夜,也会减少肠胃、肝脏的负担,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4、睡前喝咖啡
咖啡中含有咖啡因,睡前喝咖啡会导致失眠。若人体处于困乏、疲劳时,不能及时休息,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血压异常,也就意味着血管“生病”了!
血管从30岁之后就会开始慢慢出现问题,预防发生血管疾病,从保护血管开始。
吃什么保护血管
多补充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3
研究表明,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3能降低血液中脂质类,特别是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而且会促使血小板比较不会凝集,预防血栓形成有很好作用。
但生活中,多数食用油含欧米伽6较多,在补充欧米伽3不足的情况下,会增加慢性血管疾病的发生的概率。
亚麻籽中含有的欧美伽3对于血管有保健的作用(资料图片:pixabay)
生活中补充欧米伽3主要来源于苏子油、胡麻仁油、深海鱼、核桃油等。其中被称为“陆地深海鱼”的是苏子油,它是紫苏的种子经冷榨后获取的,且苏子油含欧米伽3亚麻酸的量很高,高达66.7%;而胡麻仁油是亚麻种子冷榨后获取的,同样也含较高欧米伽3亚麻酸,约55%。
补充欧米伽3亚麻酸只需每天食用5-10毫升苏子油或胡麻仁油即可;补充欧米伽3,也可将苏子油或胡麻仁油与酸奶一起搅拌后食用,还可拌凉菜时食用。
辣木籽
辣木籽是辣木的种子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它可取代复合维生素、钙片、鱼肝油等,能有效清除沉积体内自由基,排出血液中的毒素。
辣木籽降血压,辣木树叶含钾量高,有助于调节国人习惯的高钠饮食:高钠饮食会导致高血压,高钾饮食则能预防高血压。
辣木籽降血脂,辣木叶能分别降低人体内血清中胆固醇14.35%、肝脏内胆固醇6,40%和肾脏中的胆固醇11.09%,并增加15.22%血清蛋白。
辣木籽治疗中风,辣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纤维。且亦含有六种矿物元素(钙、镁、磷、钾、钠、硫),五种微量元素(锌、铜、铁、锰、硒),及十一种胺基酸。对预防和治疗中风有良好的效果。
辣木籽净化肝脏,辣木籽内含有的一种活性成分,可以有效针对酒精保护肝脏、胃部加快酒精散发。辣木籽的净化作用,加速身体新城代谢,更快排除毒素。
保护心血管健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好心情和笑(资料图片:pixabay)
保护心脏5个小妙招
妙招一、每天步行20分钟
每周运动2.5小时(平均每天20多分钟)可以使心脏病发病率降低1/3,同时还能少得2型糖尿病。
妙招二、从10数到1
以愤怒方式对付压力的男性,其心脏病几率高3倍。因此,紧张、生气时,不妨象拳击比赛中的读秒一样,数10下,有助于平静情绪,减少心脏病的发生几率。
妙招三、每天吃块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含有可使血管更富有弹性的抗氧化剂——类黄酮。研究发现,每天吃一块黑巧克力的高血压患者,有18%的人血液明显下降。
妙招四、每天笑5分钟
国外研究发现,患有心脏病的人往往性格急躁、容易被激怒,忙乱的生活中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绪。笑口常开对心脏的保健作用,是饮食、运动、降压药或降脂药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每天开怀大笑5分钟对心脏益处很大。
妙招五、多做这个动作——双手击掌
自然站立,掌心相对,击掌动作宜缓,用力适度,连击30次为一遍,早、中、晚各做一遍。
十指与五脏六腑由经络相连,击掌能健脑益智、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等,疗效十分显著。
来源:阿波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