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5月26日】(本台记者李慧综合报导) 继中国电动汽车爱驰汽车濒临倒闭的传言后,陆媒「第一财经」近日报导,爱驰汽车上海总部大楼已空无一人,每个楼层的入口都大门紧锁。物业人员说,爱驰已经关门一个多礼拜了,办公室也已经退租了。
「第一财经」引述爱驰内部人士消息称,因为公司付不出办公场地租金、物业费、水电杂费,目前爱驰员工处于居家办公状态,「实际上就是放假」,公司伺服器也因欠费被停用了,依靠伺服器运行的爱驰汽车官方APP目前也已经无法正常营运。
稍早前有陆媒报导,爱驰已经连续数月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别的公司是每月10号发上月工资,爱驰是10号发工资延迟发放的邮件通知」。而4月和5月连续两个月还没有发工资,包括社保部分。
有内部员工告诉「第一财经」,爱驰通过变更员工劳动合同到「上海亿维之家」,让员工自行垫付社保,包括公积金,称后期公司会退给员工。但有法律人士对此表示,该操作涉嫌违法。
本月早些时候,多家陆媒报导,今年以来,在爱驰办公楼下发生多起供应商拉横幅追讨欠款的事件;公司员工也陆续离职,甚至引发劳动合同维权纠纷。
多家「名见经传」的电动车生产商倒闭
近来中国电动车生产商破产、暴雷事件频发。
爱驰之前,陆媒报导了已经运营了15年之久的雷丁电动汽车的破产。而破产之前,雷丁汽车的市场成绩相当亮眼,2016年至2018年,其销量达到了15万辆、21万辆和28.7万辆,并连续3年获得低速电动车销量冠军,年销售额更是突破120亿元,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中占比3成。然而,却说倒就倒了。
目前,已经倒闭的中国电动车品牌还有汉腾汽车,其在2021年将自己旗下的工厂卖给了长城,并去年完成了破产重组。然而,2022年7月,长城汽车在经历了长达12年的亏损后,也被法院批准破产重组。
游侠汽车,成立于2015年的游侠,曾获得巨额建厂融资,但之后的五年中没有生产出一辆电动车,而且还屡次被曝出工厂停摆、大幅裁员、拖欠工资等丑闻,虽然该品牌还未官宣倒闭,但公司的股权已被全数冻结。
云度汽车,同样成立于2015年,据称其表现曾经仅次于蔚来,但在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情况下,逐渐陷入低谷,公司内部高管不断离职,股东也纷纷撤股退出,公司资金链断裂。尽管云度汽车仍未承认已倒闭,但公司早就已经资不抵债,彻底停摆。
拜腾汽车,成立于2017年,曾获得84亿元的融资,然而也是三年未生产出一台电动车。2021年宣布倒闭,融资款被挥霍一空。
中国电动车的畸形发展
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有著「大跃进」的痕迹。为了鼓励电动车生产,2010年中共当局开始实施购车补贴,2012年开始对生产厂实施高额补贴,全面推高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辆续航达到250公里的纯电动车,可获得高达6万人民币的补贴,即使续航只有80公里的纯电动车,也有3.5万人民币的补贴可拿。
这导致中国的电动车生产在短期内「高速发展」,不过,却再次传出了骗补贴的问题。
2016年,中共财政部通报,在当年的一次检查中,审查了40.1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就查出90多家新能源车企骗补。仅苏州金龙一家在没有生产一辆车的情况下,骗取的补贴就超过5亿人民币。
在一连串的财政补贴刺激后,中国电动车厂商和产量猛增。据华尔街日报报导,2022年,中国电动车生产厂有300多家,年产量达到了705.8万辆。并且中国电动车产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一如中国专利已连续N年世界第一一样,但却没有关键技术出现。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包括电池和电机,国产的电动车市场竞争力并不高。
今年3月份,在广州、重庆、杭州等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多个「新能源车坟场」。成千上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铺满大片的土地,长期乏人问津,有的车上甚至防尘罩都还没有拿掉,还没被开过就被弃置,仿佛僵尸车一般,形如一座座车子的坟场。
责任编辑:林莉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