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声2024年3月28日】(本台记者韩梅综合报导)
台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至3月27日累积通报11例,2人死亡,4人因肝肾衰竭在加护病房抢救。案件引起对于米酵菌酸的关注。
台湾卫福部27日晚紧急开会宣布,经查文献与病患临床症状表现推测肇事元凶是米酵菌酸的可能性高。如果检验结果相符,将成为台湾首起米酵菌酸中毒案。台北卫生局长陈彦元说,这是非常、非常罕见的食物中毒案例。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的毒性超强,只要一毫克毒素,就可能致命,而且目前医学界没有解毒剂,致死率为40-100%。在中国、印尼、非洲地区都曾经传出严重食物中毒事件。
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主任颜宗海表示,米酵素酸无色、无味又耐高温,因此既难以察觉,又很难通过烹饪彻底杀死。不过米酵素酸需要在中性PH值的环境中繁殖,因此加醋或柠檬汁,可以抑制它滋生。
米制品是常见的、可能产生米酵素酸的食物,例如肠粉、河粉、粿条、年糕、糯米、汤圆等,还有「玉米制品」,大陆过去出现过用玉米发酵过的面条制作「酸汤子」导致米酵素酸中毒案例,此外还有「久泡的木耳、银耳」。
责任编辑:韩梅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