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zvoice.org/wp-content/uploads/2024/05/image-263.png)
【希望之声2024年5月9日】(本台记者楚云珒综合报导)
近日因发布新车小米SU7而大出风头的小米董事长雷军发表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看法。雷军直言,自己看完北京车展后挺绝望的,中国干嘛需要那么多同质化的车,「这哪是在做产品,完全是在靠蒙」。此番言论引发舆论热议,不少网友嘲讽道:小米SU7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照抄保时捷,难道不是蹭热度,不是蒙吗?还有人说,小米SU7试驾测评都搞过了,证明也是中看不中用,小米难道不是在消费粉丝吗?
综合大陆媒体报导,雷军日前出席「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时,曾针对小米为什么目前只生产1款电动车表示,中国每家车厂都做一系列的车,但「好的车有几辆就行了,干嘛需要那么多同质化的车呢?」
报导提到,传统汽车业者看到雷军这些颇为直白的言论后都沉默了,但小米的粉丝们则兴奋了。而雷军的相关言行虽然搭配著背后的企业利益,但他上述观点本身不无道理。
报导指出,随著科技进步及造车周期缩短,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门槛正在降低,许多新公司得以轻松入门。但综观当前中国新款汽车产品,无非以沙发、冰箱、彩电等舒适性配置、以语音控制为基础的智慧座舱,以及名不符实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卷」市场。
随著产业链日趋成熟,中国新兴车厂制造一辆车就和取自助餐一样「都往一个盘子里挑菜,组成一盘大杂烩」,造出来的车就大同小异。长期来看,会削弱车企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可能导致市场的饱和及消费者的审美疲劳。进入饱和阶段后,市场上就会充斥著大量「价廉物不美」的产品。
报导指出,同质化内卷意味著中国车企之间发生内耗,但真正成功的车企应该走向国际,去海外市场「卷」海外品牌。纵观大众(Volkswagen)、丰田(Toyota)等顶级全球车企,他们在其本国的销售量,都只占其全球销量的一小部分。
而说出这番话的雷军,其公司刚刚发售了小米SU7电动车,一上市就霸占热搜,毁誉参半。随着试驾车主下场测评,问题层出不穷。包括:重大设计缺陷问题,车窗单层玻璃,隔音不好,外面的人可以隔窗指挥“小爱”(小米旗下人工智能助手);门把手没有机械应急开关,断电车门打不开;定位,导航,以及雷达异常现象;刹车问题;虚假宣传等问题。
此外,小米SU7以29.9万的价格硬蹭保时捷Taycan也带了一波热度。从车辆实拍可见,如果把车标挡住,大家真是傻傻分不清楚,只看外观的话,你是一定分不清哪个是小米哪个是保时捷。于是“保时米”这个网络热词被用来讽刺小米抄袭保时捷外观。
但保时捷动辄上百万的车被20多万的车仿照,保时捷品牌方不舒服,保时捷车主就更不舒服了。日前,有保时捷4s店在直播时表示,现在买保时捷的Taycan就送小米汽车的活动。等于直接打脸小米了,意思是你的车就是我的一个零头。
责任编辑: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