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聲2023年9月27日】(本台記者斐珍綜合報導) 美國近日多次行動,加強與太平洋島國之間的關係。外界分析,美國這些舉動旨在加深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參與度,以應對中共威脅。有學者表示,在這過程中,台灣也可出自己的一份力。
美國總統拜登本週在白宮舉行了與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的第二次峰會。9月25日,美國宣佈與太平洋島國庫克群島(Cook Islands)和紐埃(Niue)正式建交,增加太平洋島國赴美交流的人數,並宣佈了新投資和未來投資目的。
拜登說,今年美國將派遣專門用於和太平洋島國合作和訓練的首支海岸警衛隊船,並將和「四方安全對話」夥伴一起投資1100多萬元,為該地區打造最先進的海域感知技術。
長期以來,中共當局在太平洋地區的滲透潛移默化,介入當地投資,甚至乾預選舉。美國官員表示,目前美國重新重視和太平洋島國的關係,與中共擴充影響力的做法密切相關。而同時,業界認爲,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未能與會,側面反映出中共在該地區的影響作用。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對本台表示,在太平洋地區,澳洲是主要的國家。如果在未來,中共跟索羅門真的簽著軍事協議,以後共軍可在索羅門駐軍的話,其他南太平洋島國也可能會效仿。他認為,這對澳洲有威脅,而對美國威脅更直接,威脅到美國在南太平洋影響力。在這個情況之下,南太平洋的局勢可能會變得「南海化」,因此,美國和盟友需要穩定局面。
王宏仁說:「中共在南海的海域,他是從人造島礁開始,他現在用借用、租用的方式。他的對象是緊密監控跟美國在AKUS成員裡面的澳洲。當然,澳洲跟英國的關係緊密,這個就會牽涉到英美之間軍事上面的合作關係,所以說希望把這個洞先補起來。接下來,我覺得還是要透過美國跟澳洲一起繼續穩定住這些南太平洋國家。當然這不可能1天2天的事情,還是看比較長期的。就是說,美澳之間長期要怎麼樣去固守這這些島國,是需要花一點時間。」
王宏仁也贊同「美國介入該地區局勢有利於台灣的發展和擴展國際空間」的説法。
他談到,其實台灣在很多非邦交國有援助計劃,加上民間企業長期在做的、就是聯合國也在講的永續發展的目標,幫助太平洋島國的生存問題、農業問題、教育方面等領域。台灣外交部底下有一個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就是專門在做這個事情。
他說:「台灣想一些方法來配合美國,去製造機會,一起來跟這些南太平洋國家合作,怎麼樣去面對這些挑戰。當然,這是會增加這些在地的人民、政治人物對台灣的好感。」
「另外,台灣跟這些國家一樣,都是所謂的海島國家,可能遇到的這種規劃治理政策問題。拜登這一次特別講到他們的氣候特使約翰•克里(John Kerry)都很關心說這些南太平洋國家面臨到這些氣候問題,台灣其實也一樣。所以,台灣可以去經驗分享,可以一起跟他們合作,這個當然就會對台灣的擴展國際空間有幫助。」王宏仁補充說。
責任編輯:张莉莉
希望之聲版權所有,未經希望之聲書面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